编号
zgly00004591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磷形态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06,41(5)
页码
95-99
年份
2006
分类号
S714.8
关键词
土壤
耕作方式
有机磷
黄土高原
文摘内容
采用Bowman和Cole提出的有机磷分级体系, 对陇中黄土高原0~5cm、5~10cm、10~30cm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有机磷的组成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陇中黄土高原有机磷的组成以中度活性有机磷占绝对优势, 约占总有机磷含量的72.2%;其次为高稳性有机磷, 占15.0%; 中稳性有机磷占11.0%; 最少的为活性有机磷, 占总有机磷含量的1.8%.同一层次不同处理中, 各形态有机磷均以免耕秸秆覆盖(NTS)含量最高, 依次为: 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不覆盖(NT)〉传统耕作结合秸秆还田(TS)〉传统耕作不覆盖(T).土壤剖面中总有机磷和各组分有机磷含量变化规律为: 表层总有机磷及表层各组分有机磷含基较高。随着深度的增加, 总有机磷和各组分有机磷含量逐渐下降。同一层次不同处理的总有机磷含量均以免耕秸秆覆盖(NTS)最高, 而传统耕作(T)在各个层次中总有机磷含量均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