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19222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北方特早熟棉区(辽宁)棉铃虫的发生特点
作者
褚茗莉
许国庆
田本志
赵琦
赵季秋
李研学
谢俊英
黄文
作者单位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沈阳
110161
辽宁省朝阳市植物保护站!朝阳
122000
辽宁?
母体文献
昆虫知识
年卷期
1998年02期
年份
1998
分类号
S435.622
关键词
棉铃虫
特早熟棉区
保护地番茄
植物保护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滞育蛹
烟青虫
辽宁省朝阳市
第三代棉铃虫
最低温度
文摘内容
同全国各地一样,棉铃虫HeliocoverpaarmigeraHubner也是北方特早熟棉区棉花的重要害虫,一般年份损失在10%左右,严重年份达30%,甚至绝收。尤其是近些年来,发生更为猖獗,其不仅危害棉花,同时加害高粱、玉米、番茄、大豆、茄子、谷子等等,成为一杂食性害虫[1~5]。1992年辽宁省棉铃虫发生面积达130万hm2,其中棉花3万hm2,损失50%以上,高粱,玉米受害面积达100万hm2,损失超过20%,损失惨重,时至今日农民仍“谈虫色变”。辽宁省地处北纬38。43′~43。26′,东经118。53′~125。46′,是典型的北方特早熟棉区,有悠久的植棉历史,伪满时期已有一定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