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高寒山区退耕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群落稳定性



编号 zgly000071224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高寒山区退耕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群落稳定性

学科分类 220.2510;森林测计学

作者 赵成章  董小刚  石福习  达光文  杨文斌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甘肃省天祝县林业局 

母体文献 山地学报 

年卷期 2011,29(1)

页码 6-11

年份 2011 

分类号 Q143 S181 

关键词 退耕地  人工草地  群落稳定性  植被恢复  祁连山 

文摘内容 稳定的群落结构是退耕地生态系统恢复的主要标志之一。以祁连山东段旱泉沟流域退耕区为例,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建植6 a的人工草地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 人工草地在短期内形成了不同于撂荒地的植被格局,草地群落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特性明显优于撂荒地和天然草地,部分人工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撂荒地,功能群结构仍以多年生禾草占优势,无芒雀麦+紫花苜蓿混播草地多样性指数低,处于高产和稳定阶段;各草地根系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不同草地类型0~2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最大,4种人工草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表现为提高30~50 cm土层的水分含量,在水分涵蓄方面优于撂荒地。但与天然草地相比未形成密丛型禾草,群落稳定性差,草地群落的演替方向具有不确定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