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温湿度组合对安徽虫瘟霉诱发桃蚜病害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22649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温湿度组合对安徽虫瘟霉诱发桃蚜病害的影响

作者 刘彩玲  冯明光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  邮编200062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系!杭州310029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00年04期

年份 2000 

分类号 S476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桃蚜  孢子浴  蚜霉病进程  温湿度影响 

文摘内容 用孢子浴方法 ,对 4 2批次桃蚜Myzuspersicae (30~ 6 0头 /批 )接种大剂量 (孢子 79~ 90个 /mm2 )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anhuiensis的分生孢子 ,在 2 0℃下保湿 2 4h后转入不同温度(10℃、 15℃、 2 0℃、 2 5℃、 30℃及自然变温 1 5~ 16 6℃和 8 5~ 2 0 2℃ )和湿度 (50 %、 6 5%、80 %、 90 %、 95%及 10 0 %RH)的组合条件下观察桃蚜的反应。结果表明 ,各组合条件下的桃蚜均能发病死亡 ,而且累计死亡率的显著差异存在于不同温度 (F =7 4 6 ,P <0 0 1)和湿度间 (F=12 54,P <0 0 1)。最适发病的温度为恒温 2 0℃和变温 8 5~ 2 0 2℃ (日均温 12 4℃ ) ,死亡率随湿度升高而增大。在 10~ 2 5℃和 10 0 %RH的组合中 ,温度的变化几乎不影响桃蚜的累计死亡率 ,但影响发病速率 ,在 10℃、 15℃、 2 0℃和 2 5℃下的致死时间LT50 值分别为 8 4天、 7 1天、4 0天和 3 4天。回归分析表明 ,在 10 0 %RH下安徽虫瘟霉诱发桃蚜发病的起始温度为 1 6 5℃。在 10~ 15℃及自然变温下 ,病死蚜尸顺利产孢的湿度为 80 %RH ;而在 2 0~ 30℃下 ,蚜尸产孢的湿度为 90 %RH。在所有温湿组合的蚜尸中未见安徽虫瘟霉的休眠孢子发生。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