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典型湿地植物与湿地农田作物铁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编号 zgly000137085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典型湿地植物与湿地农田作物铁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作者 邹元春  吕宪国  姜明  戴国华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09年02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Q948  S184 

关键词 湿地  植物  铁  三江平原 

文摘内容 分析了三江平原自然湿地的优势种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乌拉苔草(Carexmeyeriana)、毛苔草(C.lasiocarpa)和湿地农田中的大豆(Giycine max)和水稻(Oryzasativa)各器官铁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种湿地植物各器官的铁含量呈金字塔构型,成熟期(9月)时位于金字塔尖的叶的铁含量约为位于塔底的下草根层(地下20~30cm)的3.08%、4.42%和1.18%;幼龄期(5月)的铁含量垂直剖面Logistic拟合很好,R2分别达1.0000、0.9902和0.9954;整个生长季地下部分铁含量均逐渐降低,而地上部分具有种间和器官间差异。相比之下,农作物大豆和水稻的铁库主要集中在地下根系中,且随生长季的延长而逐渐富集;地上部分的铁含量远低于根系,其中地上部分又以叶的含铁量最高,随生长期的延长有所增加,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67%和75.61%;成熟期作为种子的大豆和稻米铁含量最低,仅相当于同期根铁含量的5.50%和0.44%。不同物种间相同器官铁含量的差异随生长期不同而变化。湿地植物对土壤铁的富集能力要大于湿地农田作物。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