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木麻黄基干林带分类更新理论、更新方式和更新造林关键技术研究



编号 zgly000122645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木麻黄基干林带分类更新理论、更新方式和更新造林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 张水松  叶功富  徐俊森  林武星  林光  谭芳林  傅忠华  陈胜  黄荣钦  曾国强  高美玲 

作者单位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东山县赤山林场  惠安县赤湖林场  惠安县赤湖林场 福建 福州350012  福建 福州350012 

母体文献 防护林科技 

年卷期 2000年S1期

年份 2000 

分类号 S792.93 

关键词 海岸风口  木麻黄基干林带  林带分类系统  分类更新理论  更新方式  造林树种  抗旱造林技术 

文摘内容 自1992年以来,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和惠安县赤湖林场,通过对海岸风口木麻黄基干林带典型调查和防风效能流动观测结果,研究提出依据地貌类型、海风强弱、微地形、林木生长、林带结构特征和防风效能相结合的基干林带主要类型分类系统,把当地林带分为9种主要类型,并据此提出基干林带分类更新理论。由于基干林带分类理论研究的突破,带动了林带更新方式和造林技术的不断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造林的顺利发展。在林带更新方式方面,按照不同类型林带更新造林研究结果,提出间隔带状采伐更新方式,渐伐后林下套种更新方式、林冠下套种更新方式和林带前沿造林换带更新方式等,以及应用时的各项技术要求。根据树种适应性、速生性和防护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研究提出用于不同类型林带的更新造林树种,如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刚果12~#桉、湿地松和木麻黄优良品系等。这些优良树种和品系已繁殖300多万株,陆续在邻近县市推广造林,深受当地林业部门和群众欢迎。在林带更新造林关键技术方面,因应不同类型林带秋冬季大风、干旱、土壤缺水贫瘠等不良生境条件,研究提出挖深穴整地、放适量客土、施磷肥、拌泥浆、春季雨天冒雨造林,容器苗大苗深栽和幼林培土保墒抚育等系列化抗旱造林技术,多数树种造林成活率达到90%左右,3年生幼林,主要造林树种平均树高3~5 m,均已郁闭成林,开始发挥防护作用,更新林带内相对风速比造林前减少10%左右。这是海岸风口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造林技术研究的重大突破之一。这一技术已为当地林业生产单位认同,并普遍采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