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80618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甘肃景电灌区不同栽植年限枸杞生物量分配特征
学科分类
220.45;经济林学
作者
刘瑞
靳虎甲
马全林
王耀琳
李银科
孙涛
宋德伟
朱国庆
作者单位
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2(10)
页码
2493-2500
年份
2012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景泰
枸杞
根系
生物量
构件
文摘内容
枸杞(Lycium barbarum L.)常作为我国干旱区盐渍化土地开发利用中的首选灌木型经济林,研究枸杞各构件及根系生物量的分配特征可以为提高枸杞生产力及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在甘肃景电灌区选择栽植4年、7年和11年的枸杞,研究枸杞枝条、果实、叶片生物量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按地下根系径级的大小,研究了根系生物量在各径级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枸杞栽植初期植株间高度、冠幅差异较小,栽植7年进入生长旺盛期后差异较大,而栽植11年个体间形态指标差异又减小。栽植4年、7年、11年的枸杞总生物量及枝条生物量在50~100cm空间最大,而栽植4年的果实及叶片生物量最大值在50~100cm空间,栽植7年时果实及叶片生物量最大值在100~150cm空间。4年生与7年生枸杞粗根和细根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均比较大,11年生时细根的生物量比例明显减小,而粗根的比例则超过了50%。果实与叶片以及中根与粗根的生物量均随栽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但枝条以及细根和极细根的生物量为7年生〉11年生〉4年生。用二次函数可以较好地预测该区域枸杞叶片及地下根系各径级生物量与生长年限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