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河干流龙门至三门峡间泥沙沉积汇的研究



编号 zgly000158600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河干流龙门至三门峡间泥沙沉积汇的研究

作者 许炯心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地理学报 

年卷期 2009年05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P512.2 

关键词 沉积汇  泥沙收支平衡  泥沙存贮—释放  水沙变化  人类活动  黄河  黄河龙门—三门峡河段 

文摘内容 龙门—三门峡河段是黄河干流3大沉积汇之一。运用泥沙收支平衡方法,基于1920—2006年间长系列实测水沙资料,研究了这一沉积汇的存贮、释放和泥沙输移过程及其变化。研究表明,87年尺度上,龙门—三门峡沉积汇泥沙存贮量的变化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1)1920-1959年,处于准自然状况下,泥沙存贮量缓慢增加;(2)1960-1967年,由于三门峡水库拦沙,导致泥沙存贮快速增加;(3)1968-1985年,三门峡水库先后经历滞洪排沙和蓄清排浑运用阶段,泥沙的存贮与释放接近于平衡;(4)1986-2006年,人类大量引水,在来沙量减小的情况下,泥沙存贮量增加。在年内,龙门—三门峡间泥沙沉积汇表现出泥沙的存贮—释放过程的交替,7月至8月主汛期,表现为泥沙存贮;9月至次年5月,泥沙存贮量为负值,表现为泥沙释放。公元155年至2006年的1800余年间,龙门—潼关沉积汇的沉积速率经历了一个由加速到减慢的旋回,其形成原因可以用人类活动方式与强度的变化来解释。在三门峡水库修建前的准自然时期,泥沙的存贮量和排沙比均与来水、来沙及其组合有密切的关系。总来沙量越大,含沙量越大,来沙系数越大,则泥沙存贮量越大而排沙比越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