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放牧强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被—土壤系统有机碳组分储量特征



编号 zgly0001528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放牧强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被—土壤系统有机碳组分储量特征

作者 王合云  董智  郭建英  李红丽  李锦荣  韩国栋  陈新闯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省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泰山森林生态站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15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放牧强度  碳储量  土壤轻组有机碳 

文摘内容 草地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地上植物、凋落物、根系、土壤中有机碳和土壤轻组有机碳,研究草原植被-土壤系统有机碳组分储量的变化特征,从碳储量角度为合理利用草原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放牧强度荒漠草原地上植物碳储量为11.98—44.51 g/m~2,凋落物碳储量10.43—36.12 g/m~2,根系(0—40cm)碳储量502.30—804.31 g/m~2,且对照区(CK)均显著高于中度放牧区(MG)、重度放牧区(HG);(2)0—40cm土壤碳储量为7817.43—9694.16 g/m~2,其中轻度放牧区(LG)碳储量为9694.16 g/m~2,显著高于CK、HG(P<0.05);(3)植被—土壤系统的碳储量为8342.14—10494.80 g/m~2,LG>MG>CK>HG,有机碳主要储存于土壤当中,占比约90.54%—93.71%,适度放牧利用有利于发挥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4)土壤轻组有机碳储量为484.20—654.62 g/m~2,LG储量最高,表明适度放牧有助于草原土壤营养物质的循环和积累。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