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4004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抗旱性小麦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对干旱及复水的响应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省旱地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植物生理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6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512.1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复水
干物质量
叶绿素荧光
文摘内容
以抗旱性不同的4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为材料,利用室内水培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正常、轻度干旱、重度干旱及旱后复水对小麦苗期干物质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各小麦品种干物质量均明显降低,且4个小麦品种在不同干旱条件下抗旱性均表现为‘晋麦47’>‘洛麦26’>‘洛麦23’>‘郑引1号’;干旱胁迫使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OJIP)曲线发生变化,最小荧光强度(Fo)值呈增加趋势,且‘郑引1号’重度干旱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随着4个小麦品种抗旱性强弱和干旱程度的增加,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初始斜率(Mo)、在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强度(Vj)、在I点的相对可变荧光强度(Vi)值均呈递增趋势,最大光合效率(φPo)、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和反应中心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初级醌受体以后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o)值均呈递减趋势;不同品种小麦光合性能指数(PIABS)在干旱胁迫下比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更为灵敏;干旱胁迫解除后,抗旱性强的品种和中等抗旱小麦品种光合机构还可恢复,而抗旱性弱的‘郑引1号’在重度干旱下受到不可逆的伤害;干旱敏感系数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单位面积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To/CS)和单位面积热耗散(DIo/CS)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可以根据PIABS、ETo/CS和DIo/CS参数的变化来鉴定小麦的抗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