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4614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高寒湿地和草甸退化及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
李飞
刘振恒
贾甜华
李珊珊
白彦福
郭灿灿
王惟惟
孔猛
张涛
AwaisIqbal
周华坤
贾宇
尚占环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玛曲县畜牧林业局草原站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8年17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154.3
关键词
退化草甸
微生物多样性
BIOLOGEco微平板法
土壤理化性质
植被
文摘内容
为研究高寒湿地、草甸的退化及恢复与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关系,以及影响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关键因素,利用BIOLOG Eco微平板法,分析了甘肃玛曲地区5类(湿地、沼泽化草甸、高寒草甸、退化草甸、人工恢复草甸) 14个退化与恢复样地的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从湿地到沙化草地的逐渐退化过程中,草甸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差异显著;主要是由于在湿地干化过程中,微生物活性逐渐升高,沼泽草甸土壤微生物活性最高;随着草甸不断退化,微生物活性逐渐降低,沙化草地最低;而人工补播恢复使土壤微生物活性有所增加,表明退化对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造成显著影响,人工恢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聚合物类(吐温40、吐温80、环状糊精、肝糖)、氨基酸类及碳水化合物类是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的碳氮比、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容重、氮磷比、p H及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关键因子。因此,可用土壤碳代谢功能多样性变化评价高寒湿地及草甸的退化和恢复及其变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