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寒害后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群落水土生要素的CCA分析



编号 zgly000153272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寒害后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群落水土生要素的CCA分析

作者 宋焱  刘贤赵  张勇  廖秀英  李振国  许观嫦  马姣娇  徐颂军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地理科学系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19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红树林群落  寒害  恢复重建  水土生要素  典范对应分析  珠海淇澳岛  大围湾 

文摘内容 选取2008年寒害后和恢复重建5年后红树林群落水土生要素进行纵向对比,选取水域pH、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氧(DO)、总悬浮物(TSS)、总无机氮(TIN)、正磷酸盐(PO4-P)等水环境指标和(S)pH、氧化还原电位(Eh)、有机质(OM)等沉积物指标进行不同类型红树林群落间的横向对比。自变量指标中水环境指标所占比例较大,约为2—3,弥补了红树林湿地植被、沉积物和水文等3个自然因素中水文条件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结合各类红树林群落水、土、生三要素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的结果表明:1)典范对应分析方法用于分析淇澳岛大围湾各类红树林典型群落寒害后及寒害5年后的群落生物过程特征与各种生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效果良好,前4组自变量的典型变量可以解释标准变量中绝大部分(约80%以上)的信息。2)恢复重建5年后,淇澳岛大围湾各类红树林群落中中潮位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群落和高潮位的桐花树(Aegiceras comiculatum)群落拓展最快,面积分别增加26.58hm2和23.1 hm2,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群落因无瓣海桑群落的扩张而受到抑制,面积下降31.51hm2。3)水域pH、沉积物(S)pH、OM、DO、COD等水土指标与冠幅、胸径、基径、盖度和高度等生物过程指标依次正相关,而PO4-P、TSS和TIN等水域指标与生物过程指标依次负相关。4)珠海淇澳岛大围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对水域悬浮物和营养元素的固定效果明显,但其植被生物过程受水土因素,尤其是水文因素,影响较大,其中影响最大的生境因素是pH值(包括水域pH值和沉积物(S)pH值)。低中潮位、中性至弱碱性的表层沉积物生境条件较为适合无瓣海桑和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等红树植物群落的初期恢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