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0519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土壤颗粒组成影响137Cs含量的初步实验结果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沙漠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资源科学研究所
北京100875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母体文献
中国沙漠
年卷期
2002年02期
年份
2002
分类号
X144
关键词
137Cs活度
土壤颗粒组成
137Cs再分配
原生沉积物
文摘内容
放射性核素137Cs作为人类核试验的产物,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质而成为研究土壤侵蚀和泥沙沉积一种良好的示踪源。在137Cs的再分配过程中,土壤颗粒组成是影响土壤137Cs的重要因子。一般认为,土壤中的137Cs活度主要与粘粘含量有关,但这要取决于原生沉积物的颗粒组成。通过选取共和盆地主要的三种土壤类型,采集0~30cm的混合样品,进行入工筛分,测定不同粒径成分的137Cs含量。初步实验表明,砂质土的137Cs活度与平均粒径之间呈负指数关系,0.01~0.1mm组分对137Cs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壤质土的137Cs活度主要与粗粉砂(0.01~0.05mm)含量有关,与 <O.01 mm的物理性粘粒含量无关。土壤颗粒的137Cs活度主要与原生沉积物的颗粒特性和粒度有关.137Cs一旦被原生沉积物颗粒吸附,在以后的土壤颗粒再分配过程中,是很难被置换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