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且末探绿



经过20年治理,且末县已建成11.5万亩的生态屏障。且末县委宣传部供图


且末人在种植肉苁蓉。 资料图片(人民视觉)

冬日的且末,寒风凛冽。站在与县城一河之隔的且末县防风治沙站,远处塔克拉玛干的黄沙几乎与天空无缝对接,而近处的沙漠则被一张“巨网”固定着,不得动弹。
  那是一张由芦苇和梭梭编织成的巨网,阻挡了一个又一个沙丘的汇合,在中间留出了一条笔直的公路。沿路向前,梭梭的个头越来越小,到了尽头,看到的是一片幼苗。
  “这一片是2017年新种的。”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且末已构筑起11.5万亩生态屏障。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东隔车尔臣河与沙漠“短兵相接”,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在这样的地方,河东沙漠区域已建成以梭梭和芦苇为基础的生态屏障。近年来,这条生态屏障不断向前推进,守护着昆仑山下的这座“天边小城”。
  治沙——
  防护林从500亩增加到11.5万亩
  “如果没有这个防护林,且末可能就是下一个消失的楼兰古城。”在且末县防风治沙工作站工作了将近18年的佟戈雁感慨万千。
  1998年3月,且末县河东防风治沙生态工程正式拉开帷幕。
  2000年6月,佟戈雁第一次来到治沙站。那时的且末黄沙漫天,一眼望不到边,流动的沙丘一座连着一座。“当时真想转头就走啊!全县只有500亩防护林,还在不断地被沙漠侵蚀。这样的地方怎么治沙?”然而,佟戈雁还是硬着头皮留了下来,“如果连治沙站的人都放弃的话,那且末就真的完了。”
  于是,作为副站长的佟戈雁,带领站里8名职工,穿着靴子、抱着树苗,一头钻进了沙漠。“刚开始,在沙漠里打井、浇水,全靠人工完成,每棵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佟戈雁说。
  “真的就是这样,没错!”站在一旁的帕提古丽·亚森不由自主地插话说道。帕提古丽是治沙站的一名绿化工,2005年来到站里工作。她告诉记者,“那时,我们每天骑着摩托车去上班,路上要摔好几次。摩托车开不进去了,我们就走进去。夏天地表温度高达60摄氏度,等我们走出来时,鞋底都快化了,能闻到橡胶味儿。”
  有一次,她回到家里,4岁的儿子帮她擦脸,嘴里一直嘟囔着:“怎么就擦不掉呢?”见帕提古丽很疑惑,儿子天真地说:“妈妈在沙漠里工作,脸上有黑黑的东西了,我要帮妈妈擦掉。”说到这,帕提古丽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说起治沙成果,帕提古丽说,“那么大面积的沙漠治理,光靠我们治沙站的几个人哪够呀,那是全县几万人20年辛勤付出的结果。”
  事实的确如此。据介绍,为使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落到实处,且末县1998年初设立防风治沙工作站,工作重点是对县城周边沙漠戈壁区域的综合治理,在河东采用节水滴灌技术,开展防风治沙工程建设。
  20年来,每年春秋两季,且末各族干部、职工、学生、农牧民,不分男女老少,都带着工具和被褥,参与到防风治沙工程中来。近10年来,全县每年参加防风治沙的人数,都达30万人次以上。
  怀着“人进沙退、网罩大漠”的豪情,且末人苦心钻研治沙技术,人工治沙与机械治沙并举,科技治沙与产业治沙并进,目前,且末县的绿化面积,正以每年一万到两万亩的速度增加。
  固沙——
  芦苇梭梭“手拉手”向流动沙漠进军
  “且末防风治沙,绝不是拿把铁锹,挖个坑、种棵苗、浇桶水那么简单!”且末县县长艾尔肯·阿不力提甫介绍,治沙必须先完成修路、通电、打井、安装滴灌带等四个环节,最后才能栽种适合沙地生长的梭梭和胡杨等植物,每个环节都很花钱、费力。
  “在哪里植树,首先要把路修到哪里,推土机先要早早到位。”艾尔肯告诉记者,由于沙漠起伏较大,前期只能一点一点地推,有时候一天的进度不到10米。之后就是通电。在沙漠中,往往好不容易竖起来的电线杆,一遇到强沙尘,便被拦腰折断。打井和安装滴灌带也不轻松,稍不注意可能就无法正常工作。
  据介绍,从1998年到2017年,且末县为防风治沙先后建成95.5公里道路,架设73.4公里高压线,打了85眼井。
  前期工作完成后,才能开始种植物。目前,且末县防护林以芦苇和梭梭为主。“在专家建议下,我们将芦苇和梭梭一起种植。”艾尔肯说,这样能让生长速度较快的芦苇为梭梭幼苗挡风,有效提高梭梭成活率。
  在广袤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芦苇与梭梭“手拉手”,向流动的沙漠进军,“人进沙退”正在成为现实。当地年均沙尘暴天气由上世纪80年代的21天下降为近年来的13天,年均浮尘天气由190余天下降为近年来的160天左右。气象部门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且末优良天数分别为124天、173天、189天、205天,且末区域小气候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用沙——
  肉苁蓉带来脱贫希望
  “谁说沙漠里不能致富?我自己就富起来了,还能带着别人一起致富!”且末县知林中药材农民合作社的刘知林告诉记者,且末的沙漠治理不只是固沙,还能“点沙成金”!
  2010年,刘知林从河南来到且末。此后3年,他本想种植红枣、西瓜和枸杞,但成效不明显,“当时都想走人了,觉得这片沙漠应该是种不出东西了”。
  然而,2013年,且末县政府开始与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开启产业治沙之路。得到消息的刘知林,试着种下3000亩“沙漠人参”肉苁蓉,想最后再试一把。“没想到这么成功!2017年我收了300多吨,今年我准备发展到一万亩。”他告诉记者,肉苁蓉是名贵中药材,目前市场上加工后的肉苁蓉一公斤可以卖到150元到200元。目前,刘知林的合作社有532人,基本都是当地的贫困户。在刘知林的带领下,他们当中部分人已经脱贫。
  刘知林的经历是且末产业化治沙的一个缩影。艾尔肯告诉记者,过去,由于防沙林直接经济产出低,荒漠植被管护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以前虽然政府投入巨大,风沙危害也没得到根本性缓解。
  从2013年开始,且末县渐渐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产业养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艾尔肯介绍,当地建成肉苁蓉优质种子生产基地1000亩,提供优良肉苁蓉种子资源,并通过接种肉苁蓉、更换和改造滴灌设施等措施,使单一的防沙治沙林升级为兼具经济型的多功能防沙治沙林。同时,还通过为农牧民授课,推广肉苁蓉种植技术。
  目前,且末县已建成肉苁蓉人工种植高产、稳产实验示范区2万亩。仅2017年上半年,就采挖肉苁蓉81吨,实现产值约97.2万元,采收肉苁蓉种子6吨,实现产值约1800万元。
  “昔日沙海变绿洲,万古荒漠披锦绣。”且末县委书记徐凯说,且末县河东防风治沙生态工程正逐步筑起生态屏障,让人进沙退成为现实。
 杨明方 阿尔达克 人民日报 2018-01-22

关键词 荒漠化  防沙治沙  森林旅游  生态  森林资源  林业产业  绿化  造林  沙产业  图片  知识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