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林口(林草领域)的政协委员并不多,如何发挥好政协委员的作用,反映林草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促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使林业和草原保护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向前推进一大步,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还是比较重的……”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中国林科院森林病虫害防治专家,杨忠岐教授近年来提交的提案涉及机构改革、社会民生、生态保护、医疗保障等方方面面,但归根结底又都回到了林草改革发展上。
生态安全的研究员
2020年9月,国家林草局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应急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对威胁我国森林健康发展的松材线虫病“卡脖子”技术开展攻关。杨忠岐受邀担任项目咨询专家。他表示,国家林草局对松材线虫病防控采取的举措和力度空前,充分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以及中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毅力。
松材线虫病是全球对森林最具危险性和毁灭性的病害,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被称为松树的“癌症”。1982年,我国首次在南京中山陵发现松材线虫病,39年来呈跳跃式快速扩散,江苏、浙江、辽宁等18个省份666个县级行政区已被列入疫区,给我国林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和生态灾难。
面对这种毁灭性病害,过去人们所能做的就是伐除病木和注射杀线虫剂,但成本高、毒性大。杨忠岐及其团队研究发现,松材线虫必须爬附在松褐天牛身上由天牛进行传播和扩散。因此,他们从寻找松褐天牛的天敌入手,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杀死天牛,让松材线虫失去传播媒介。结合自己多年的刻苦和深入研究,以及自己的防治实践,杨忠岐向项目组提出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以期实现松材线虫的标本兼治。除此之外,杨忠岐在2020年的提案中还提出了“成立林业和草原生物安全预警中心”的建议,得到了国家林草局等部委的高度重视,并予以关注和答复。
林草工作的宣传员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紫薇异众木,名与星垣同。”这是杨忠岐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撰写植物花卉文章时引用的部分古人诗句。在遵守国家和社会倡导的居家办公前提下,杨忠岐教授没能闲住,拿起相机拍起了中国林科院大院中的树木、花草,写起了有关林草的科普文章,成为朋友圈里科普宣传的“花博主”。
受全国政协主办的《人民政协报》邀请,杨忠岐委员为该报生态专栏和微信公众号写了10多篇有关树木和花卉的科普文章,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既宣传了林业,又普及了植物等生物学知识,受到了全国政协机关和人民政协报社许多工作人员的欢迎,拥有众多“粉丝”。他说:“我的第一篇科普文章是从牡丹花开始的,随着植物开花时节的变化,我坚持写了10多篇。”
在去年提交的一份关于加强无性繁殖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提案中,杨忠岐呼吁国家和社会关注育种工作者的权益,从法律、制度以及奖惩等方面保护育种工作者的权益。他说,无性繁殖植物新品种材料在我们林业行业中用得最多。我们现在能在市场上看到各种各样新奇的花卉品种,离不开育种工作者在实验室埋头苦干和野外调查的成果,但由于无性繁殖的观赏植物、果树以及林木类新品种,技术门槛低、种植繁殖简单,容易被盗种盗卖,造成品种被侵权,育种工作者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不利于育种产业发展。目前,该提案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等国家有关植物新品种管理机构的重视,将制定有关保护法律,进行无性繁殖植物新品种有效保护。
杨忠岐说,“我们林业和草原是一块宝藏,有很多故事值得讲述,而我们每一个林草工作者都应该是林业和草原的代言人。”2月24日,人民政协报社正式聘请杨忠岐委员担任《人民政协报》和人民政协网“特邀委员记者”,继续发挥他林草宣传员的特长。
科技成果的推广员
“我今年准备了3个提案,其中1个是关于将研发治疗老年痴呆症等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还没等我们提问,杨忠岐委员解释说,这个提案表面上看跟林草和我多年的研究领域没有多大关系,但实质上是利用我国特有的树种元宝枫种子油研制新药,使我们的林产品能造福社会,是落实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行动。从老百姓最关心的医疗健康角度,引导相关部门关注元宝枫这种树的核心价值。
元宝枫是我国特有的落叶乔木,因翅果形状像中国古代的“金锭元宝”而得名,过去只是被用于生态造林和园林景观栽植。最新研究发现,富含神经酸的元宝枫籽油,在脑中风、脑瘫、脑萎缩、记忆力衰退、失眠健忘等脑疾病防治中具有良好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是研制治疗世界难以治愈的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药物中最具有价值的林产品。
杨忠岐说,这是我第二次将发展元宝枫树种产业写入提案,而且今年有两个提案都跟元宝枫这个树种有关。让元宝枫产业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不仅关乎我们国家的生物医药安全,它同时还是一棵“致富摇钱树”,其产业价值可以给林农带来更高的收益,助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除了元宝枫,通过种植刺槐提高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的植被覆盖率,增强局部地区降雨量以改善当地的饮水问题;通过发展蘑菇、木耳等菌类产业,代替过去的矿产资源开发,解决陕西省柞水县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问题;通过苹果新品种替换和先进栽培技术管理,改善陕西延安黄土高原地区穷山恶水的面貌;通过大量植树造林种草,提升森林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障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提供足够的环境容量空间……杨忠岐委员向我们娓娓道来他在基层一线看到和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之道。
“科学问题来源于一线,科学技术更要应用于生产实践。”杨忠岐强调。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 宋平 本报通讯员 乌日娜报道
宋平 乌日娜 中国绿色时报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