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认证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市场机制,通过认证标准体系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环境、社会和经济要求进行了有效融合,并将这些要求纳入日常森林经营和管理活动,有力地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从理论走向实践,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本文聚焦森林认证的作用机制与国际关注热点,分析其全球最新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森林认证发展提供借鉴。
1 森林认证全球现况
根据两大国际森林认证体系——森林管理委员会森林认证(FSC)和森林认证体系认可计划(PEFC)的报道, 除去双认证的重合森林面积,截至2018年底,全球认证的森林面积为4.24亿公顷,约占全球森林总面积的10.6%。从分布来看,全球大约48%的认证森林分布在北美地区,39%的认证森林分布在西欧和独联体国家。而拉丁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认证森林面积总和才仅占全球认证森林总面积的13%,但这些地区的森林面积却占到了全球森林总面积的60%。因此,今后拉丁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森林认证潜力巨大,亟待采用多样化的新方法来推动森林认证在这些地区的发展。全球开展产销监管链(CoC)认证的企业数量为47238家,这些认证企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占比59%)、亚洲(占比28%)、北美洲(占比8%),大洋洲、南美洲和非洲认证企业总和仅占5%。从中可以看出,各大洲全球认证森林的分布区与认证木材加工企业的集中区并不完全吻合,特别是亚洲,虽然认证森林面积在全球占比小,但是认证木材加工企业数量的占比却达28%。因此,亚洲认证木材的国际贸易近年来日趋活跃。
2 森林认证的作用机制
国际社会十分关注森林认证的作用机制问题,将其归为以下方面。
驱使经营者改善森林经营实践。在准备认证和获得认证、维持认证的长期过程中都体现出了这一点,尤其是针对每次认证审核提出的不达标项所实施的整改行动,具体体现了认证带来的森林经营实践的变化。例如,有学者研究表明,森林认证在森林经营方案、社区关系、工人培训、产销监管链,典型生态系统、高保护价值森林、濒危物种保护,伐区道路建设和工人健康安全等方面,都改善了经营实践。
支持替代性的生产模式。森林认证促使企业选用更符合可持续性要求的替代性生产模式或者经营模式。但前提需要扩大或者维护这些认证企业的市场,确保其市场准入和市场溢价;还需要提供扶持来扩大替代性实践的示范效应。
影响土地利用决策。森林认证的初衷就是通过提高森林的价值来遏制毁林,减轻毁林压力,并因此减缓了林地转变为牧场和其他非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形式。如果认证效益足够高,林主将选择可持续经营森林而不是将其转化为其他用途。特别是当认证林产品的市场足够大时,就有可能遏制不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方式或是毁林所带来的额外利润。
重新配置供应链。森林认证要求林产品生产企业整个供应链的产品都是可追溯的认证产品。因此,森林认证将上下游企业更稳定、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不仅会促进林产品生产企业的区域化发展,更重要的是对林产品的传统供应链进行了重新配置。
强化政府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贯彻实施。森林认证标准要求认证申请者必须遵守国家与地方的法律法规和政府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由此也强化了政府部门的执法和施政水平。例如,森林认证被直接纳入墨西哥的林业政策,南非和玻利维亚也将森林认证的一些标准要求转化为林业行业的政府要求,以此来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落实并倡导绿色消费模式。随着公众绿色消费意识的日益提高,森林认证作为向消费者传递森林可持续经营信息的一种市场手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促进了绿色消费模式的推广。
3 森林认证的国际关注热点
森林认证作为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产品市场准入的一种新机制,目前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林产品进入欧美等环境敏感市场的必要条件。国际社会对森林认证的关注热点集中在以下方面。
推动热带木材认证。近年来,抵制热带木材贸易或是对热带木材区别对待的现象日益增多。中欧一些国家(例如比利时、德国、荷兰和英国)通过政府采购政策等措施,要求进入政府采购清单的热带木材必须是认证木材。全球采购商联合会——全球森林贸易网络(GFTN)也宣称,只采购通过认证的木材及其制品。因此,鉴于目前全球的认证森林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温带或寒温带地区,在热带地区推广森林认证成为国际社会推动全球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任务之一。
倡导不同森林认证体系之间的互认和合作。如果每一个认证体系在国际贸易中都使用自己的标签,采购商和消费者将很难判定哪一个标签是可信的。如果放任不同认证体系之间互相竞争,许多获得本国认证体系认证的生产商(特别是那些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商)在捍卫自己市场地位时将面临无法克服的困难。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近年来国际社会日益关注不同森林认证体系之间的互认和合作,认为这是降低认证成本的可行方案之一。
促进森林认证标准核心内容的国际化和一致性。目前,许多森林认证标准都不是由专门的标准制定机构制定的,而是通过多利益方参与的方式制定,而且大多数认证体系都由非政府机构来运作。因此,每一个认证体系的认证标准都会受到标准制定团队的影响,其关注点也不尽相同。例如,芬兰森林认证标准(FFCS)特别关注森林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美国的可持续林业倡议(SFI)则允许经营者在决定森林经营政策和规划方面拥有更高的自由度,更强调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包括允许使用化学品来促进林木生长和防治病虫害。同时,在某些具体指标要求上,不同体系的森林认证标准要求差异也很大。因此,按照统一的规范来不断修订森林认证标准,已经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致力于推进全球统一的林产品产销监管链认证标准,促进认证标准的国际化。
提升森林认证审核质量和可信度。森林认证审核的主要任务是搜集证据,以评估森林经营是否满足了认证标准的要求。由于森林可持续经营涵盖了传统森林经营尚未涉及的很多新内容,加上森林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认证审核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对审核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强化认证审核过程的技术监管和审核结论的同行评议,提升认证审核的可信度,是目前各个认证体系的重要任务。
支持小农户联合认证。近年来,开展小规模、低强度森林经营的小农户联合认证受到各个认证体系的普遍关注。例如,PEFC体系将支持小农户联合认证作为2017-2018年的工作重点,召开了多次联合认证实地对话和研讨活动,分享经验,推动既符合当地实际又符合PEFC国际要求的联合认证创新模式的发展,并通过项目资助来支持柬埔寨、加纳、肯尼亚等多个国家的小农户联合认证实践。FSC体系小农户联合认证证书的持有量也逐年提高,已占全球FSC森林经营认证证书总量的21%。
4 对我国森林认证发展的建议
完善森林认证顶层制度设计。我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涉及造林、政策法规、森林资源管理、森林清查等多个部门。森林认证标准涵盖了针对各个相关部门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要求,因此可以将各个部门的要求统筹进行审核和监督,实现不同管理机制的整合和协同。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在制定森林认证发展战略时,充分考虑森林认证的协同整合作用,将森林认证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制度、林业法律法规及国际公约履约等有机整合,完善森林认证的顶层制度设计。
建立森林认证市场激励机制。欧美等环境敏感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认同,推动了近年来全球森林认证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森林认证体系亟待开展经济学和森林认证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深入了解在我国社会经济背景下森林认证发挥作用的制约条件和有利因素,为构建符合国情的认证市场激励机制奠定基础。
深化与国际或其他国家森林认证体系的交流与合作。目前,不同森林认证体系之间的互认和合作是国际潮流,我国森林认证体系已于2014年与PEFC体系实现互认。一方面,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国际平台,抓住互认后的发展机遇,提升中国森林认证体系的国际认可度;另一方面,应主动参与国际森林认证规则的制定,争取更多的话语权,还应不断开拓与其他体系,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林产品产销监管链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中的合作,进一步扩大我国森林认证体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树立我国在促进全球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由作者提供)
胡延杰 王文霞 中国绿色时报 2019/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