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中国富锦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研讨会在富锦召开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8月24日讯 中国黑龙江富锦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研讨会8月13至18日在黑龙江省富锦市召开。来自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政府间组织、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55名与会者, 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
  中国工程院马建章院士、刘兴土院士, 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严承高先生、湿地国际办事处陈克林先生、黑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王凤友先生、佳木斯市副市长黄福清先生、富锦市书记刘臣先生、富锦市市长周宏先生, 全球环境中心Faizal先生、UNEP张文娟女士, IUCN Beth Cameron女士, “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飞区伙伴关系”项目官员李阿兰女士、韩国高阳市环保部Kim Seok Young先生、韩国牛埔湿国际重要湿地朱鹮中心技术官员JANG Ji Deok先生、德国GTZ项目专家组长Jens Bruggemann 先生等人参加了研讨会。
  黑龙江省林业厅王凤友副厅长主持开幕式, 并做总结发言。在总结发言中, 王凤友副厅长指出, 此次研讨会通过学术研讨和交流, 成果产出十分丰硕,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富锦市湿地恢复和保护为代表的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湿地宣传工作效果明显, 与会专家学者给予了高度评价。2、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机制和过程, 已得到了良好的认知, 并被实践证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维系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3、包括三江平原重要湿地在内的亚洲湿地网络, 对以鹤类伟代表的候鸟的生存、繁殖和迁徙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4、中国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5、湿地公园管理和残存湿地斑块维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进一步推广。6、不足全球陆地面积5的湿地, 不断萎缩和退化的局面十分令人担忧。中国作为亚洲拥有湿地资源最多的国家, 应在湿地恢复、保护和利用上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同时, 湿地面临着形形色色的胁迫, 湿地退化和破碎化的趋势十分严峻, 各国政府对此应该给予高度关注, 应采取立法、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生态教育等措施, 有效遏制恶化的趋势。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 希望湿地及其鸟类方面加强国际间的科研和保护合作。
  通过研讨和交流, 与会专家和学者提出如下建议: 1、富锦退耕还湿示范区工作踏实, 成效显著, 具有较大的推广示范价值,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积极推广这一成功案例, 并在财政上给予积极支持。2、遗存的湿地斑块是原始湿地的缩影, 应建立保护区、保护小区、湿地公园, 并给予有力的项目支援。
  此次研讨会是黑龙江省首次湿地举办湿地保护方面的国际研讨会, 将对总结黑龙江省在湿地保护、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推动黑龙江省湿地保护工作可持续发挥重大作用。
来源:黑龙江省林业厅 2010-8-24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湿地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