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渡湖是WWF长江项目的示范点。这个湖泊先与长江相通,后来人工水利设施把湖泊与长江阻隔起来,湖泊中的鱼类以及栖息在这里的鸟类都有所减少。种种情况,在长江中游都很具代表性。正是因为这样,WWF希望在此开展“通江湖泊”示范项目,帮助退田还湖地区的政府和群众发展替代产业,协助保护地区制定和实施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
涨渡湖毗邻长江,过去曾是一片沼泽地,历史上湖区最大面积达280平方公里。目前,涨渡湖地区现有人口38万,水面面积5万亩。从地图上看,原来的湖区是一个乒乓球拍,现在只剩一个乒乓球大小。
7月20日,我们来到涨渡湖。
一、三个水闸
穿过一个堆满了土块石头的“挖沟村”,就到了湖边。远远看到长江混黄而缓缓地淌过;从湖泊到长江,是一条窄窄的水道,三道大小不同的水闸从外到里,阻隔了长江水的侵入,形成高高低低的水面。WWF的人告诉我们,这叫“三级防洪”,是为了防止水位落差太大洪水冲垮堤坝而建的。
这些水闸基本都是七十年代初建设的,靠长江最近的一道闸今年刚维修过。但给人的感觉都是破旧不堪。有的桥头还刷着标语:桥面断裂,禁止车辆通行。混黄的长江之水从远处流过,但与湖泊之间已经阻隔起来,因此湖中的水倒是清澈的。周围的树木葱郁,在清澈的水面上投下倒影,天虽然还阴,但从宽阔的水域眺望出去,明亮而舒适。
湖面很宽,一边是围垦之地,一条条的堤坝把湖边分割成一个接一个的鱼塘,土堤上都有一栋小小的红砖房子,应该是渔民住的地方。在绿树清水间,红房子格外悦目。
鱼塘的鱼劈劈啪啪地弹跳着,周围成群地飞着红色的蜻蜓。好在湖边并不热,与武汉市内全然不同。专家说,在水源充足水草茂盛的湿地,气温比城市里一般能低两摄氏度。这是“热岛效应”的结果。
二、当地人的搬迁故事
在“渔友之家”,一个有公用电话的卖点烟的地方,简陋的小棚子下面,我们搬上小竹凳,跟几个渔民坐在一起闲聊。
陈精明,男,三十多年前响应政府号召“围垦”,搬到涨渡湖。
如果没有水闸,这里原本应该是水。就是我们坐的这个地方,都在水下。水闸把长江拦在外面,水进不来,这里才住上了人。
我搬这里三十多年了,湖边的那两间小房子,就是我的家。靠养鱼,一年能挣五、六千块;小孩上初中,学费将近一千块;眼见快上高中了,花费还要多一些;上大学?那就不是我的义务了,有能力就上,我只有尽力。
听说政府要“还湖”,我们当农民的只有一个想法:给我们生计就可以。当农民要给地种粮食,当渔民要给水养鱼虾,总不能让我们没了生计。
还听说要我们人走生计不走,季节性种植。我不知道是不是可能。这里如果拆了水闸让湖水进来,5月到8月都是要被淹的,这几个月阳光充足,正是种植的季节。9月到来年4月是旱的,但是我们不知道这几个月能种什么。是否还需要专家论证,告诉我们怎么办。
要说我们的希望,农民么,就是一个生计问题。政府给了生计,能让我们安家落户,养家糊口,在哪里都一样。
“渔友之家”老板娘在一边搭话:要是能有钱挣的活路,累一点辛苦一点我们也是愿意去做的。
这里的渔民,大都养殖草鱼、白链等几大家鱼,也养黄颡鱼。
三、一条值得关注的鱼
涨渡湖黄颡鱼,俗称黄腊丁。体青黄色,无鳞,大多数种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肉质鲜美,闻名遐迩,到武汉来的人都一吃为快。
新洲区的这一特产得益于历史上涨渡湖与长江相通,黄颡鱼自长江而来,在涨渡湖内生养繁殖。随着大规模“围垦”的进行,江湖间天然联系被人为隔断,黄颡鱼被拦在了湖内,生活习性已经发生一些变化,至少,它们没有办法再进行洄游。
黄颡鱼如今有很多渔民在养殖,相比其他几角钱一斤的家鱼而言,黄颡鱼能卖到10元钱一斤。但是,已难得见到野生的鱼种。WWF长江项目组计划恢复江湖联系,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引进江中的野生黄颡鱼种,希望能重新恢复湖鱼的洄游特性。
我们特意找了一个饭馆,在如蒸笼一般的热浪中,享用了黄颡鱼的美味,果然鲜美异常,至今留香齿间。
四、一根葱、一只鸡和一棵菜
武汉的“四个楚天第一”,除了涨渡湖黄颡鱼外,还有汪集鸡汤、李集小香葱以及耶菜。小香葱和耶菜就出产在涨渡湖边的十万亩菜地里。
十万亩耕地的农场是涨渡湖另一景。其中有农场被一家名为亚洲创造食品有限公司的法国公司租赁,作为肯德基蔬菜供应基地,主要经营销售亚洲地区肯德基汉堡包中的蔬菜。农场严格按照美国种植模式生产,菜种、设备全从美国引进。因本地农民无法操控这些高科技设备,他们特地以年薪11万美元的高价,从美国聘请了一位“洋农民”照看这蔬菜的生产。
我们在通往涨渡湖的路上,看见两旁连绵不绝的绿色菜地有好几公里。以豇豆为主,其他还能看见耶菜、红薯、西瓜、棉花等农作物。据说这里出产的蔬菜极大地满足了武汉市民的菜篮子;豇豆多做成腌菜,在全国各地销售;除耶菜主要供肯德鸡外,小香葱还远赴日本韩国,大量出口。
五、WWF的工作
一个地道的渔民手指湖面说,这一片都“卖”了,“卖”给“世界”“看鸟”了!
我们忍不住哈哈大笑。多么朴实,却多么准确!他是一个渔民啊,如何知道这片地“卖”给“世界基金会”,而“世界基金会”又是有观鸟活动的!
WWF看中此地已经很久了。从长江项目建立以来,他们对这里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调研。涨渡湖原来与长江相联,长江涨水湖面升高,有泄洪作用;长江枯水,湖水慢慢退还给长江,消长区的湿地可供鸟类栖息。但是长久以来的围湖造田与不合理水利建设,使江湖联系切断,湖面下降。鱼类、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大减少。但是田地大了,人也多了。人们在这里生活了两三代,盖房围塘,养鱼种地,也算是建起了一片家园。“退田还湖”确实有实际的困难。
这个湖泊的各种情况在长江中游非常典型。WWF希望通过对此地的示范性实验,找出解决恢复湖泊通江的可行的办法。因此,WWF准备在此地建设一个实验基地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今年,WWF已经在这里举办了多次活动,除了组织志愿者观鸟之外,还进行过参与式农村调查以及各种宣教活动。所以,才有了那个渔民幽默而不失准确的话语。
一天的涨渡湖之行结束了,看着渐渐远去的、隔成一块块如镜的湖面,高高低低飞着的鸟——我觉得这是一片充满无限希望之地。江湖与存在于湿地的多样性生物原本就是自然赋予我们的财富,人们不了解,反而希望得到更多。但是,人们从自然手里夺走的,自然会加倍地让我们偿还。只要我们恢复自然的原样,自然回给我们更多的回报。
WWF长江项目说到底是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平衡,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相处,从而让人们过上更美好、更富裕的生活。真诚希望涨渡湖的示范点能起到一个真正的示范作用,引导长江中游或者其他与江河失去联系的湖泊的发展方向,让人们把希望寄托于自然本身,而不是,征服自然。
胡晓生 人民网 200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