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我国森林认证体系建设发展迅速














  森林认证是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促进林产品市场准入,加快林业国际进程的有效途径。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后,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并被纳入各国政府的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森林认证作为一种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市场机制应运而生,并在国内外迅速发展,通过认证的森林面积和林产品数量快速增长。世界各国政府积极支持森林认证,一些发达国家已把森林认证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政策目录或公共采购政策清单。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森林认证工作,仅用10年的努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和突破性的进展,基本建成了符合我国国情和林情并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森林认证体系。
  2001年,正式启动中国森林认证体系建设;2002-2006年,启动了森林认证标准制定和能力建设工作,开展了国际合作交流和森林认证试点;2007年以来,先后颁布了《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和《中国森林认证 产销监管链认证》等认证标准,目前,正在制定的标准还有:竹林认证标准、人工林认证标准、竹林经营认证审核导则、非木质林产品认证审核导则、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单位操作指南、中国森林认证-加工企业操作指南、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标准审核导则等8项标准和技术指南。2008年,国家林业局与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森林认证工作的意见》,成立了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森林认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9年发布了《中国森林认证实施规则》,成立了中林天合(北京)森林认证中心,启动了森林认证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国森林认证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推进森林认证工作的指导意见》,颁布了《森林经营认证审核导则》,举办了森林认证审核员培训班,启动了森林经营认证审核试点,制定了森林认证标志管理办法;向国际森林认证体系-PEFC提交了会员意向申请;2011年正式成为PEFC国家管理机构会员。目前,按照PEFC要求,完成了互认文件中文稿的准备工作。为全面宣传和推广我国森林认证体系,传播森林可持续与森林认证知识,近日已正式开通“中国森林认证体系网站”。
  开展森林认证是我国发展现代林业的必然要求,是拓展林产品市场的有效途径;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重要手段;是加快我国林业国际化进程的战略选择。实施森林认证制度有利于实现森林资源由政府直接管理向政府和社会共同监管制度转变;有利于森林经营由注重经济效益向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均衡发展转变;有利于林木采伐由限额管理向森林经营方案管理转变;有利于经过认证的木材运输由许可证管理向认证标识管理转变;有利于林产品利用由过度消费向绿色消费转变。
  当前,我国森林认证工作正按《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推进森林认证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向前推进。
  我国森林认证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引导,社会监督;市场驱动,企业自愿;统一管理,分类实施;先行试点,稳步推进。
  目前,我国的森林认证范围有:森林经营认证、产销监管链认证、竹林认证、碳汇认证、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生产经营性珍贵濒危稀有物种认证。已发布了森林经营认证标准和产销监管链认证标准。森林经营认证标准包括9个原则、45个标准和118个指标。产销监管链认证标准包括体系管理、原料管理、生产控制和记录、中国森林认证标志及其使用、销售单据和记录5个方面。其中“中国森林认证”标识以我国特有树种银杏树叶为设计主体,结合可持续发展元素,并以绿色为基准颜色,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含义,传达有中国特色的森林认证主题。(“CFCC”为中国森林认证管理委员会的英文缩写)。
  我院科信所、院国际合作处在我国森林认证体系建设中,积极而努力地发挥了骨干的重要作用。
  新闻链接:目前,森林认证体系分国际体系和国家体系。国际体系有森林管理委员会(FSC)森林认证体系认可计划(PEFC)。国家体系已有30多个,尚在不断增加。
  森林认证作为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产品市场准入的新机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森林认证缓慢的脚步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截止到2010年年底,通过认证的森林面积约有3.5亿公顷,占全球森林总面积的9%,全球有26%的工业原木来自被认证的森林。(王建兰)
图片说明:
我国森林认证体系建设展板
我国森林认证体系建设展板
我国森林认证体系建设组织机构
我国森林认证标识
中国林科院宣传中心 2011-11-9

关键词 科技  林权  体制改革  林业产业  林产品  林副产品  焦点新闻  图片  森林认证  重点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