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词
木麻黄是我国南方沿海防护林特别是基干林带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树种,是海岸带引进外来树种的成功案例。木麻黄耐瘠薄、耐盐碱、耐干旱,不怕海潮,不怕沙埋,生长迅速,它迎风挺立,与恶劣环境进行抗争,百折不挠,是守护海疆的绿色卫士。
树木档案
木麻黄为木麻黄科木麻黄属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树干通直,直径达0.7米;木麻黄根系具根瘤菌,生长迅速,萌芽力强,耐干旱,抗风沙,不怕沙埋,能耐盐碱,是中国南方滨海防风固林的优良树种。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南亚及太平洋群岛,中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等省(区)均有栽培。
在连绵蜿蜒的南方海岸线上,生长着成片的木麻黄林,被誉为海岸绿色长城。
沿海地区处于海陆交替的气候突变带,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年受到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威胁,海岸带水土流失频繁,给工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为治理沿海沙荒,华南各地大规模引种木麻黄科植物,开展治沙示范造林。如今,在木麻黄防护林的保护下,沿海地区风沙肆虐的状况得到扭转,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看到木麻黄 想起谷文昌
东山岛位于福建省东南,历史记载,东山岛是有名的“穷人岛”“乞丐村”“飞沙滩”“秃头山”。据旧县志记载,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间,全县被“沙虎”吞噬了13个村庄,1000多间民房和3万多亩耕地。那时的东山岛世世代代尝不尽无林的苦,祖祖辈辈做不完绿色的梦。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时任东山县县长、县委书记的谷文昌,率领全县林业科技人员,一步一个脚印,探风口、查沙丘、绘地形图,最后试种抗风、耐旱、耐盐碱的木麻黄获得成功,开启了东山县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新篇章。
谷文昌动员和带领全县人民掀起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运动,至1966年,全县共营造沙滩防风固沙林带2267公顷,水土保持林4333公顷,农田林带网166条,总长184公里。公路两旁都栽上了木麻黄,初步形成基干林带、农田林网、沙荒成片林相配套的东海绿洲。从此,东山县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终于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宝岛。
东山人有句口头禅:“看到木麻黄,想起谷文昌”。当地流传一个习俗:“先拜谷公,再拜祖宗”。
当下从空中俯瞰,蝴蝶形的东山岛,仿佛从东海飞起的一只绿蝴蝶。它的翅上镶着一条玉带,外源又嵌着一道银环,犹如东海中的一颗明珠。银环和玉带,就是东山岛的沙滩和绵延的海岸防风林带。那葱郁的如卫士般的木麻黄,巍立海边,千丛万株,俨然一道长城似的屏障。
平潭岛民众的福音
平潭岛地处台湾海峡西北部,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屿,由于独特的地形地貌,在大气环流和浩瀚海洋作用下形成了季风明显的海洋性气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风害突出,属我国强风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平潭县风沙灾害频繁,生境恶劣
当地流传着不少风沙灾害民谣:
“平潭有三多:风多、沙多、石头多。锅里能有一斤米,锅下难烧一把柴。一夜台风飞沙石,千亩良田被淹埋。吃饭沙满碗,睡觉沙满床,秋冬沙拍面(打脸),暑天沙烫脚。君山脚下是芦洋,天灾人祸苦凄凉。三块茹干一碗汤,风沙糠等垫腹肠。狂风过处黄沙起,一夜沙埋十八村。风起千里沙,居民难安家。山上绿葱葱,沙滩林挡风。荒漠变良田,海岛成绿洲。干群一条心,荒沙变黄金。林网建立起,风沙寒了心。”
新中国成立以后,平潭岛历届县委、县政府将造林绿化作为改变海岛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生命林”和“保安林”摆到首位的任务,高度重视,由于未找到适宜滨海沙地生长的乔木树种,治沙效果甚微。后来,当地多次组织人员到广东省电白县(现电白区)和本省东山县取经,在滨海沙地上成功引种木麻黄,找到治理沙荒的有效途径。随后,当地大规模营造以木麻黄为主的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到1967年,全县在滨海平原区共营造各类防风固沙林2489公顷,使绝大部分风沙地被固定下来,基本控制了风沙危害,海岛生态环境出现了转折。到1994年,全县80%以上林木得到更新换代和混交改造,形成了带、网、片、点布局和林种结构比较合理的防护林体系,风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过去黄沙蔽日的龙王头沙滩,已成为海岛居民的绿色家园。平潭岛“秋冬沙打脸,酷暑沙烫脚,吃饭沙落碗,睡觉沙满床”的状况已成为历史。木麻黄为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生态建设和国际旅游岛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锁风固沙依然靠它
木麻黄在东山等地栽种成功以后,影响很大,几乎可以说改变了福建沿海的命运。
当时,除了东山之外,福建6个沿海地市,历史上一直都饱受风沙之苦。新中国成立后,福建为治理沿海风沙,曾在多地设置国有林场,探索治沙之法。
福建各地从20世纪60年代起,广泛学习推广东山种植木麻黄防治风沙的经验。至90年代后期,沿海6市建成了一道从北到南、长达3000多公里的沿海防护林带,彻底解决了风沙之患。据最近一次统计,其中木麻黄面积超过2万公顷。
这道“绿色长城”在生态上到底有多大效益呢?据福建省农林大学2010年的一次调查统计:全省木麻黄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每年超过50亿元,其中固碳制氧价值超过15亿元/年、净化空气价值约3000万元/年、保育土壤功能价值约32亿元/年、涵养水源价值近500万元/年。
由于木麻黄寿命较短,只有70—80年,当下福建木麻黄面临着全面更新改造升级的问题。
全球木麻黄科约有60多种,福建主要种植的是细枝、短枝和粗枝木麻黄3个品种。专家建议,对30年以上的过熟木麻黄防护林,应该进行更新采伐。实际上自2000年起,福建林业部门就开始进行更新。
木麻黄浑身是宝
木麻黄是深根性树种,扎根深,枝叶柔韧,抗风力强。木麻黄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适用于沿海防护林、农林业体系、海岸和干热河谷困难立地造林。
木麻黄的根系带有菌根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供应树木生长需要,能够在连草都无法生长的沿海流动沙丘上生长,并改良土壤。
木麻黄树冠塔形,姿态优雅,可作为风景树和庭园绿化树种。
木麻黄木材坚重,经防腐防虫处理后,还可作枕木、船底板及建筑用材;木麻黄还是优良薪炭材;树皮含单宁11%-18%,可作为栲胶原料和医药上的收敛剂;枝叶药用,可治疝气、阿米巴痢疾及慢性支气管炎;幼嫩枝叶可作牲畜饲料。
木麻黄的叶、果实和茎含有多种醇类、酚类、鞣质、黄酮类和氨基酸成分,具有一定的药效。
作者简介
叶功富: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福建省木麻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雍容: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生态和木麻黄防护林研究。
郑舟:福建省古树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科普创作及古树名木修复工作。
中国绿色时报 201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