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武夷山:生态有数 发展有路



武夷山主峰黄岗山南方铁杉林群落 记者 黄海摄

中国绿色时报12月16日报道(记者 刘倩玮 黄海) 登上武夷山主峰黄岗山山顶,放眼是望不到尽头的大峡谷,层簇的云团向山的深处推进。
  黄岗山海拔2160.8米,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中山矮曲林和中山草甸沿海拔梯度由低向高依次分布,形成了5个典型的植被垂直带谱。
  在2020年“关注森林·探秘武夷”生态监测主题科考活动中,记者跟随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深入黄岗山、黄溪洲等原始地带,调查研究生态监测、生物多样性及垂直带谱分布状况,揭开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核心保护区的神秘面纱。
  摸清武夷山生态家底
  黄岗山山顶的中山草甸上,矗立着一座5米高的碳通量塔。“这是2019年12月建成的,每秒监测二氧化碳、水汽等10个通量数据,为分析区域内碳收支情况、解析碳循环过程提供数据支撑。”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徐侠介绍。
  为研究不同植被类型的二氧化碳交换能力,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黄岗山中山草甸、中山矮曲林、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中,各设置了一座碳通量塔。“沿植被垂直带谱布设碳通量塔,设计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徐侠说。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拥有210.7平方公里未受人为破坏的原生性森林植被,保存了世界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通过搭建生态定位站平台、建设生态监测设施项目、布设动植物监测样地(线、点)和红外相机监控等措施,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开展了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以及水、气、土、微生物、林业有害生物等多项监测。
  走进福建武夷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黄溪洲工作站,25米高的气象梯度观测塔在茂密的米槠林中若隐若现。
  “我们联合10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水文循环、群落和物种多样性、植被演替规律等方面研究。”武夷山生态定位站副站长黄石德打开福建省森林生态定位站数据平台,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等24个监测站数据一目了然。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武夷山科研监测体系不断完善,新布设动物监测样线14条、红外相机198台。试点区森林覆盖率达96.72%,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新发现雨神角蟾、福建天麻两个物种。
  “我们将用3年时间,对所有动物、植物、植被、微生物(包括水体、土壤)等生物资源进行本底调查,全面摸清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家底。”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主任张惠光说。
  保护管理告别碎片化
  由黄岗山山顶顺坡而下,向密林进发。“这是黄岗三宝之一的南方铁杉,在武夷山区域连片分布,面积有1000多公顷。”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袁荣斌不时停下脚步,介绍黄岗山的代表物种。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与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属武夷山脉。当前,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涉及福建省南平市的武夷山市、建阳区、光泽县和邵武市4个县(市、区),尚未覆盖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区域。
  一座山两个省,武夷山该如何管好?
  “近年来,闽赣两省武夷山保护管理机构积极探索跨行政区保护管理途径,促进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和实现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范强勇介绍。
  2019年1月,闽赣两省林业局成立了联合保护委员会,由两省省林业局局长共同担任主任。一年多来,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和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联合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森林防火、科研监测等工作,探索推进保护地整合、推动武夷山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
  跨省联保机制仅是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创新管理体制的一个方面。随着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构建了“管理局-管理站”两级管理体系,建立了支队-大队-中队三级网格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共商、共管、共建、共享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新模式。
  如今,《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确定的12项试点重点任务已基本完成,有效保护了试点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
  绿色发展有的放矢
  武夷山是我国唯一既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保护地。
  看一眼风景,真美!吸一口空气,真好!科考活动中,对武夷山水的称赞之声不绝于耳。而这些赞誉背后,有实实在在的数据支撑。
  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2016年12月,福建选取武夷山市等地作为山区样本,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GEP)核算试点。
  “简单说,GEP就是一定区域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水平,是生态版GDP。”徐侠说。
  武夷山市从生物多样性、物种保育服务和文化旅游服务、气候调节服务等7个方面,重点对森林、湿地和农田3类生态系统价值进行核算。经初步测算,武夷山市2015年GEP为2219.9亿元,是当年GDP的16倍,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每平方公里近7900万元。
  2020年9月,《武夷山市经济生态生产总值(GEEP)核算》项目在北京通过专家组验收。这是目前我国完成的首例经济生态生产总值(GEEP)核算。根据核算,武夷山市2018年的GEEP为2562亿元,生态产品价值溢出逐年增加。
  GEP和GEEP核算将“绿水青山”价值量化,为绿色发展考核等提供依据。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林贵民介绍,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采取“10%面积的生态产业发展,换取90%面积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模式,建立互促共赢的保护与发展新机制。
  4年来,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不断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鼓励村民发展生态茶产业、生态旅游业、富民竹业和林下经济,累计建成生态茶园示范基地1860亩。2019年,试点区内农民人均收入2.4万元,比试点前增长26%。
中国绿色时报 2020-12-16

关键词 生态产业  林业产业  国家公园  生态补偿  生态旅游  竹产业  林下经济  林副产品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