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2011年9月15日上午10时
地 点: 本溪市东营房乡林农承包山现场
发布单位: 辽宁省林业厅
发 布 人: 辽宁省林业厅新闻发言人张志茹
主 持 人: 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外宣新闻处处长张绍瑞
发布会主持人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外宣新闻处处长张绍瑞:
各位来宾、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本溪市丰富的森林资源,构筑了辽宁的绿色屏障,为辽宁省中部城市群提供了充足、洁净的水源。本溪的森林在发挥着巨大生态效益的同时,还成为广大山区农民致富的基地,为促进本溪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省政府新闻办在这里举行辽宁省林权改革先进典型现场新闻发布会。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同志有:省林业厅纪检组长、新闻发言人张志茹女士,本溪市政府副秘书长范立新先生,本溪市林业局党组书记林茂先生,本溪市林业局局长汤永广先生,本溪县常务副县长万晓刚先生。下面首先请省林业厅纪检组长、新闻发言人张志茹女士介绍全省林改后林农增收致富的情况。 [2011-09-15 10:02]
辽宁省林业厅新闻发言人张志茹:
各位记者,大家好!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是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典型现场新闻发布会,辽宁林改在我国北方是先行省,我省的林改又始于本溪市。2010年6月,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到我省调研时称赞:辽宁省和本溪市是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是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面鲜亮的旗子。下面在重点介绍本溪这个林改先进典型之前,我首先把全省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向新闻媒体朋友做一个简要的通报。 [2011-09-15 10:03]
辽宁省林业厅新闻发言人张志茹:
辽宁省集体林面积9000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6.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有着同等重大的历史意义。我省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是从2005年3月开始的,目前,全省完成确权面积7871万亩,占应改面积的99.5%。参改农户434万户,参改人数1523万人。调处林权纠纷14943起,纠纷调处率达99%以上。群众满意率在98%以上。集体林确权到户后,农民群众发展林业面临着“五难”:管理分散,农民办事难;束缚太多,放活经营难;经营分散,闯市场难;技术缺乏,搞经营难;资金短缺,大发展难。针对以上“五难”,我省按照“生态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原则,着力开展了一系列配套改革,破解了“五大难题,取得了“五大成效”。 [2011-09-15 10:04]
辽宁省林业厅新闻发言人张志茹:
破解的“五大难题”是:搭建了一个平台,破解群众办事难。要求每个重点涉林县(区)至少要建设一个高标准、多功能的林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提供林业行政许可服务一站式高效便捷的服务。现在全省已投入使用综合管理服务中心40个。编制了一个方案,破解放活经营难。科学编制简易村级森林经营方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将采伐限额分解落实到小班,落实到林权所有者。已经有750个村编制了村级森林经营方案,深受群众欢迎。培育了一个体系,破解闯市场难。积极引导农民组建新型的林业合作社、家庭合作林场、股份制林场等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种林业专业协会。目前,全省已组建林业合作经济组织2475个,中药材、人参、林蛙、板栗、育苗等专业协会931个。形成了一个网络,破解搞经营难。全省各级林业工作站依托覆盖全省的电子信息网络,已初步形成面向林农,连接各科研单位,沟通各部门,上传下达、上下连通、四通八达的技术服务网络。建立了一套制度,破解大发展难。辽宁省林业厅和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联合下发了以林抵押贷款的意见,在全省多家银行开展以林抵押贷款,全省各银行已向农民投放抵押贷款39亿元。今年全省已落实参保森林面积3128万亩。 [2011-09-15 10:05]
辽宁省林业厅新闻发言人张志茹:
取得的“五大成效”是:造林:由 “要我造林”变为“我要造林”。通过明晰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从根本上确立了林农在经营中的主体地位,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林业生产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农民群众中的潜在生产力得到迸发。护林:由“漠不关心”变为“主动管护”。分山到户后,农民对山林资源十分珍惜,保护的意识普遍增强,“看好自家山、管好自家林”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家家都是护林队,人人都是护林员。林业产业:由“只盯木头”变为“靠林地致富”。林改后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利用林地,发展林下经济林业产业发展步伐大大加快。2010年全省林业产值达到921亿元,是2005年的2.5倍。 “一县一业”,提出了加快林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林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的林产品企业近6000家。林业收入:由“份额很小”变为“主要收入”。林改后广大农民有了较大的致富空间,充分利用林地资源,积极发展林地经济,增加了农民就业,林改后全省从事林业产业的人数已达1200多万人。2010年辽东地区农民林业收入已占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 [2011-09-15 10:06]
辽宁省林业厅新闻发言人张志茹:
本溪市作为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排头兵,林改后不仅出现了“百万富翁村”、“千万富翁户”,甚至有的达到了上亿元的资产,目前,本溪市农村人均收入的60%来自林业。本溪是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之所以选择在现场召开,就是希望通过这个现场,能够使大家亲眼看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我省山区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带来的可喜变化。以上我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简要情况,谢谢大家! [2011-09-15 10:07]
发布会主持人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外宣新闻处处长张绍瑞:
下面请本溪市政府副秘书长范立新先生介绍本溪市林改后林农增收致富的情况。 [2011-09-15 10:07]
本溪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范立新: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同志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多年来对本溪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本溪是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市有林地面积945万亩,森林覆盖率75%,广袤的森林不仅是本溪的第一特色,也是本溪城市持续发展、长远发展的根基,更是广大山区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福址。 [2011-09-15 10:08]
本溪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范立新:
多年来,本溪市委、市政府立足山区资源,发展林业经济,建设林业强市,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科学发展之路。我们在全省率先通过明晰产权、搞活经营、创新机制、强化服务等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林业经济的内在活力,逐渐形成了生态与产业共进、保护与开发并举、改革与发展互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初步实现了林兴、民富的目标。下面,我从两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林改后本溪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变化情况。 [2011-09-15 10:09]
本溪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范立新:
林改后,农村变化可以说翻天覆地,这在林农生活方面重点有这么四点:一是每家每户都拥有了“绿色银行”。林改将844.9万亩集体林产权落实到全市15万农户,使每户农民平均拥有56.3亩山林,按每亩蓄积5.2立方米、每立方米1000元计算,每户农民拥有的林木价值就达29.3万元。而且这些资本不仅是保值的,随着林木的逐年生长,林木价值还将逐年增加,使广大农民拥有了真正的“绿色银行”。 [2011-09-15 10:10]
本溪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范立新:
二是沟沟坎坎都成为了“致富基地”。林改后,山林权属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利益更加直接,分到山林的农民“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对全市800多万亩集体林地像耕地那样进行“精耕细作”。从原来只盯着林木生长,向林上培养果实,林下栽参种药,林地养殖林蛙的立体经营、综合利用转变,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汇集,极大地提高了林地生产力。全市形成了以红松为主的干坚果业,以林下参为主的林下中药业,以刺龙芽为主的山野菜种植业,以林蛙为主的林下养殖业,以速生丰产林为主的木材生产业,以森林公园为龙头的森林旅游业,以精深加工为目标的林产品加工业等七大优势产业,每年新发展基地超过20万亩。到2010年底,全市以红松、核桃、榛子为主的干坚果经济林基地发展到156万亩,以林下参、辽细辛为主的林下中药材基地发展到106万亩,以刺龙芽、刺五加为主的山野菜种植基地发展到28万亩,速生丰产林发展到109万亩,4项基地面积399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42%。 [2011-09-15 10:11]
本溪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范立新:
三是“穷山沟”里遍布“百万富翁”。全市目前有12万农户规划发展了林下产业项目,有30万农民从事林地经济开发,发展林地经济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本溪县东营房乡人均涉林业收入达到5610元,是林改前的3倍,占其纯收入的67%。桓仁县二棚甸子镇人均山参面积达到9亩,预计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可实现产值几十亿元,全镇参与山参种植、销售、加工的人数达到5000人、1800户,占全镇总户数的60%以上。全市像二棚甸子镇摇钱树村、巨户沟村、东营房乡南营房村等林业百万元户专业村达到5个,林业年收入超10万元的专业户达到16000户,占农户总数的10.6%,其中收入或储量价值超百万元的3000多户,超千万元的120户。 [2011-09-15 10:12]
本溪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范立新:
四是林业经济成为本溪农民增收致富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林改后,林农的持续增收能力显著提高,农民人均林业收入所占份额大幅提升。林业生产力呈现几倍、几十倍地增长。林业经济快速发展,林业的社会贡献率也明显加大。自2005年集体林权改革后,全市林业经济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2010年底,全市农民人均涉林收入4673元,占其纯收入的60%,这个比例也居全省首位。林业社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林业已经成为本溪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2011-09-15 10:13]
本溪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范立新:
林改后,老百姓富了,经济发展了,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主要采取以下五项措施。第一,靠还权于民。2005年,我市率先在全省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逐步实施配套改革。全市844.9万亩集体林的林权分到了15万农户、52.5万农村人口的人头上,4000万立方米林木蓄积约数百亿元的林木资产落实到户,发放林权证17万册。集体山林从“我们的”变成了“我的”,不仅使50多万农民获得了大量的生产资料,而且为农民提供了广阔的致富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11-09-15 10:14]
本溪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范立新:
第二,靠放活经营。一是创新森林经营模式。2007年,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科学营林工作的意见》,结合本地林木生长特性及林地经济项目的特点,研究确定了与林业产业相结合的低产低效林改造、果材兼用林培育、林地复合经营等七类重点森林经营模式,在全市进行推广。二是采用公开、民主的形式分配林木采伐限额,按照林木的大小、质量好坏等因素,将采伐指标按年度落实到具体小班和户头。三是简化并下放了部分森林采伐设计、审批、验收等管理事权,极大方便了林改后千家万户分散的森林经营活动。森林经营政策执行3年来,全市森林经营方案执行率达到95%以上。 [2011-09-15 10:15]
本溪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范立新:
第三,靠政策扶持。一是建立了林业发展基金,每年市、县两级财政整合资金3000多万元,优先用于林业重点工程及林业产业项目补贴。二是出台了相关扶持补贴政策。市、县分别制定了林业产业发展资金扶持政策,如新植刺五加每株苗木补贴0.4元,林业产业示范园建设每个补贴500元等等。三是制定了金融扶持政策。开办了以林抵押贷款业务,并对以林抵押贷款发展林业产业项目予以50%的贴息,目前累计贷款额已经达到9.28亿元。四是建立了公共财政支持制度,2010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现代林业发展的决定》(本委发〔2010〕16号),围绕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扶持壮大涉林龙头企业、扶持林产品市场建设和名优品牌培育、扶持林农以林抵押贷款、扶持林业专业合作社等6个方面出台了扶持政策。 [2011-09-15 10:16]
本溪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范立新:
第四,靠拉长产业链条。一是扶持涉林龙头企业发展。加大对涉林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培育形成了103家规模林产品加工企业家,建立了4个加工产业集群,实现了以木制品加工为主向多种林副产品精深加工的转变。二是培育名优品牌。积极向国家申报原产地保护,我市的草河口红松籽、桓仁山核桃油等6个产品,已获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认证。“龙宝牌”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本溪森涛等6个品牌获辽宁名牌产品称号。 [2011-09-15 10:17]
本溪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范立新:
第五,靠优质高效服务。一是编制了村级森林经营方案。我市于2007年启动了现代林业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将森林经营措施类型、采伐限额等落实到具体年度、地块和农户,现已编制完成了115个行政村(林场)的森林方案和产业发展规划,计划今年全市289个行政村全部编制完成。二是组建了一批新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及产权明晰、林农自愿、适度规模、相对集中的原则,引导林农在地块相连或相邻、林分状况接近、便于统一经营的前提下,组建了555个新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组织林农自发组建林木种苗花卉、中药材、干坚果、食用菌、科学营林等各类协会187个。三是搭建了林权服务平台。全市建成6个市、县(区)级林权管理服务中心,3个乡镇林权管理服务中心,为广大林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政策、技术等方面服务。 [2011-09-15 10:18]
本溪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范立新: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森林更是本溪打造生态本溪、宜居本溪、幸福本溪的基础,本溪的发展离不开林业的发展,林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本溪林业的改革发展,更多的有识之士到本溪投资,开发这片蕴含着无限生机与财富的森林,让森林造福本溪一方百姓,为本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2011-09-15 10:19]
国新办网 2011年0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