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古胜村 从光秃秃到绿油油



如今的古胜村已是一片苍翠 涂敏摄(人民视觉)

13年间,植被覆盖率从12%增至89.68%
古胜村 从光秃秃到绿油油
  贵州省黔西县的古胜村地处我国西南石漠化地区,曾是一片乱石旮旯,经过退耕还林、生态修复,成为植被覆盖率近九成、飘着果香的绿色村庄。
  从以前的光秃秃到如今的绿油油,这一路,专家指导确定科学修复方案,村民协同参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这里落地生根。
  车行至六广河大桥,两岸峰峦耸峙,谷底碧波奔腾,巍巍群山愈显险峻。过桥头,拐进一条乡间小道,顺着山势蜿蜒而下。不多时,一股浓郁的果香味儿飘进车窗。
  正疑惑味道从何而来,突然出现几个摊点,一排排竹篮临路摆放,粉的桃子、红的杨梅、黄的枇杷……一路进村,山上绿树郁郁葱葱,山下瓜果挂满枝头,满眼一派生机勃勃。
  这里是贵州省黔西县素朴镇古胜村,毕节市的“东大门”,与贵阳市隔河相望。2006年以前,村子还是一片光秃秃的乱石旮旯,老百姓只能在石头缝里种点苞米,穷得叮当响。以退耕还林工程为契机,全村人拧成一股绳,对生态环境进行立体式修复,13年间,植被覆盖率从12%变成89.68%,人均收入从1200元变成10045元。
  是什么,让古胜村成功实现了从光秃秃到绿油油的变化?
  曾 经
  毁林开荒无节制,越穷越垦、越垦越荒
  “平井无井水,石头挡脚梁。吃着屋檐水,穿着破衣裳;走的是‘毛狗路’,住的是‘杈杈房’。一年苦到头,没得半年粮”。早些年,古胜村流传的一段民谣,道出了老乡们的辛酸过往。
  古胜村地处喀斯特岩溶山区,海拔在800米至1400米之间,全村近2000人,仅有1068亩耕地,其中水田才51亩。为了填饱肚子,村民把有泥土的地方全都种上了庄稼。毁林开荒无节制,村子一步步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荒的恶性循环。
  “1亩地收200来斤苞米,家里常常断粮,只好跑到对岸去借。”1985年,眼看留在村里已无出路,21岁的冯长书选择到省城另谋生路。在贵阳,他进矿山挖过矿,承包土地种过果树,最后还开起了一家餐馆。凭借自己的努力,一家人在城市立了足,小日子渐渐红火起来。
  2005年,古胜村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冯长书特意回家测量土地。“20年过去了,村子几乎没变样,漫山遍野的石头,老百姓还是那么穷。”冯长书发现近半数老乡都已外出务工,剩下的人依旧在围着苞米地转。
  “再这么下去,古胜村真会山穷水尽,有没有想法为大伙做点事?”经镇领导的多次动员,他决定留在村里带领乡亲们谋发展。2006年,冯长书把餐馆交给妻子打理,只身回到村里。后来,他先后当选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导致我们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新当选的村“两委”商议出路,大家一致认为要斩断穷根、就必须改善生态环境,把古胜村从石漠化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彼时,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以“喀斯特岩溶山区循环农业试验”为课题,将古胜村定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试验示范点。结合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专家为古胜村量身打造了一套石漠化修复方案——“高海拔自然恢复、中海拔退耕还林、低海拔种经果林”。
  转 变
  “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走破脚皮”,动员村民种树
  搭好了班子,确立了目标,也争取到了资金,一切准备就绪。2007年春节后,一场植树造林大会战拉开序幕,古胜村把“当头炮”瞄准了白花花的荒山。
  万事开头难。
  “瞎折腾,开荒不种粮,把少得可怜的土地都拿去栽树,难不成以后要让大家啃树皮?”树苗拉进村没人领,预想的热火朝天场面并未出现,却引起了老百姓议论。村民陈国书更是不留情面,跑到村委会指着冯长书臭骂一通。
  第一炮没打响,反而被泼了盆冷水,村干部有些措手不及。“老百姓没有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当然不会配合。”村“两委”紧急研究对策,决定还得从群众思想工作做起。
  “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走破脚皮”,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动员,给村民讲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和相关补助政策,摸索出了一套“五皮”工作法。同时,山头还支起了一个简易窝棚,这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临时办公室,也是前方指挥部,干部和党员全部上山带头种树。
  这招果然奏效,村民渐渐放下抵触情绪,扛起锄头,背上荞麦粑,纷纷加入到种树队伍中来。“虽然还是有点想不通,但看得出他们是认真的,这种态度让我很安心,再犟下去就没意思了。”陈国书有些坐不住,领来树苗默默运到自家山地。
  苦战一年,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古胜村完成退耕还林3332亩。尤其是面对最顽固的石头山,老乡们用钢钎凿开缝隙,小心翼翼地把一棵棵松柏栽进了土里,实现石漠化治理710亩。
  种树只是一个开端,存活才是关键。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让小树苗茁壮成长。为此,古胜村专门成立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委员会,由村干部牵头,联合15个村民小组长,组建起一张覆盖全村的生态防护网,将每一片山林的管护责任规划到户、落实到人。
  每隔一段时间,村民黄佑平总要上山巡查自家林子。“别说砍树,就连捡些松球、松针回去当柴烧,那都是不允许的。”村里更新了村规民约,明确要求各家各户不得擅自处置树木。
  截至目前,古胜村已拥有7000亩柏树和2000亩松树。在大家的严密守护下,全村没有发生一起盗伐林木案件或火灾事故。历年来,因群众建房需要,经林业部门批准砍伐的树木,总共加起来不超过100棵,而且都按要求及时补种复绿。
  如 今
  “这片林子是我的‘绿色银行’”
  下山经过一片果林,路边的碎石堆上,两大筐红艳艳的杨梅令人垂涎欲滴。突然,有棵树摇晃起来,浓密枝叶里闪出一个粗壮大汉,憨笑着又抱来满满一筐新“战果”。
  这是村民陈万才。采樱桃、收杨梅,他守着家门口这25亩果林,“去年卖水果赚了16万,这片林子是我的‘绿色银行’。”
  在山腰上种完松柏,古胜村把目光投向了山脚的庄稼地,按照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给出的方案,这些土壤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适合发展经果林。“到时果子卖不出去,背你家去吗?”在荒山上种树,一亩地每年有220元补贴,如果改成果树,不仅要拿出最好的地,而且一分钱的补助也没有,老百姓不敢冒险。
  “专家顾问组答应无偿提供果树苗,回来吧,一定能打个漂亮的翻身仗。”接到冯长书的电话,在贵阳打工的陈万才心动了,他曾经在省外做过水果生意,对村里的这一举措十分看好。不久,陈万才回到古胜村,将自家6亩地加上承包的10亩地,都种上了玛瑙红樱桃。
  村干部继续运用“五皮”工作法,陆陆续续做通了一些人的工作。2007年,全村经果林面积达到400亩。第二年,正当开花结果时,村里却要求农户将刚露头的小果子全部敲落。“乱指挥,等三年才让挂果,这不白忙活了吗?”一气之下,村民彭六英把刚有起色的几亩果树全部砍掉。
  “其实敲掉小果子是为了促进果树生长,这是专家的指导意见,可许多人不理解。”冯长书说,为了提高大伙儿的认识,村里聘请相关专家开展种植专题培训,并选拔和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带头人,巡回传授经果林种植、嫁接、剪枝、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2010年,头茬种下的果树终于等来收获季,红翠欲滴的大樱桃吸引了各地客户争相采购,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尝到了经果林的甜头。“看来种树的确能当饭吃,现在后悔来得及不?”彭六英叹息不已,她找到村里又主动要求种果树。
  “满山金果果,遍地银珠珠,挣钱不用跑,坐在家里候。”如今的古胜村有了新民谣,山变青、水变绿,老百姓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曾经饱受石漠化之苦的小村庄,闯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记者 程焕)
人民日报 2019-07-04

关键词 石漠化  绿化  造林  生态  森林资源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