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中国林科院科技处和亚林中心组织专家对中心承担的“新型苎麻剥麻削皮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重点项目)和“南方红豆杉种质收集、保存与繁育关键技术研究”等6个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进行了验收。
会议邀请了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和中国林科院林业所等单位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验收专家组通过现场查定、听取汇报、查阅材料、质疑答辩以及综合评议后,一致同意6个项目都通过验收,其中3个项目认定为优秀。
“新型苎麻剥麻削皮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项目完成了新型苎麻剥麻机的研究开发,试制了提拉式苎麻剥麻机、劈麻反拉式苎麻剥麻机和田间苎麻剥麻机3种样机各1台,完成了性能测试和剥麻生产试验;创新研发了“自定心劈麻组合刀具”、“偏心夹麻机构”和“折麻反拉机构”等关键技术,并应用于劈麻反拉式苎麻剥麻机;建立了540亩苎麻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发表论文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件,已授权2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件;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南方红豆杉种质收集、保存与繁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江西南方红豆杉优良种源区选择优良单株22株,筛选出优良家系4个,建立了种质资源保存林31亩;揭示了整枝修剪、水肥耦合和生长调节剂等对南方红豆杉生殖生长的调控效应及生理机制,探索出一套早实措施;发表论文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件。
“油茶早花种质资源收集与创新”项目收集了30份油茶早花种质资源,筛选出早花育种种质材料6份,通过杂交授粉试验,获得杂交油茶种子1428粒,建立了10亩F1代杂交试验林;研究了施肥对油茶分化和花芽内源激素以及外源6-BA、GA3对油茶花芽分化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分析了花芽分化时期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油茶花芽分化时期花芽内源激素含量与花芽分化率之间相关性;发表论文4篇,编写相关标准3项,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苦槠优良种质收集、保存与繁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收集了9个种源110个家系,选育优良单株50株,建立了23亩苦槠种质资源保存林;研究了不同种源苗木生长发育规律和地理变异规律,并筛选出适应性强、苗期性状表现优良的种源2个、优树5株;发表论文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件。
“多花黄精优良种源选择及其无性系遗传变异研究”项目在多花黄精分布区收集地理种源15个,并建立了种质资源保存圃;阐明了药用活性成分的地理变异规律,筛选出江西赣州、安徽祁门、四川南充和江西新余等4个优良地理种源;建立了多花黄精组织培养繁育体系;系统比较了多花黄精在毛竹、杉木、马褂木等6种林分下的生长与活性成分差异;发表论文4篇,申请发明专利1件。
“油茶果壳生长动态和主要成分变化规律研究”项目对6种不同油茶种间、种内材料进行研究,明确了油茶果皮发育与鲜果含仁率具有相关性,发现了木质素的累积影响了果皮的发育过程,在木质素从外向内积累的油茶种质中,果皮的木质素积累完成越早则果皮越薄;通过转录组测序鉴定出了一批与油茶果实木质素积累相关的关键基因;克隆了油茶果实不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CchBLH6,并发现该因子参与了木质素合成的正向转录调控。
中国林科院科技处副处长刘庆新,国家林草局哈尔滨林机所所长杜鹏东、副所长徐克生,亚林中心主任谭新建、常务副主任袁小军、副主任钟秋平以及有关部门、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验收会。(文:钟文斌 图:李翱翔/亚林中心)
钟文斌 李翱翔 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 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