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让总书记点赞的塞罕坝林场



作为新的绿色产业,风力发电为塞罕坝机械林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记者 赵晓慧 摄


塞罕坝机械林场鸟瞰。记者 刘飞 摄

  8月23日一早,护林员吴德林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巡查、护林……这样的工作,他已经默默坚守了41年;
  同一天,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程顺也和同事在林子里忙碌着,为一大片樟子松测量胸径和坐标,为“森林抚育”做着最基础的准备工作……
  这,只是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一个缩影。
  在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的努力下,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高寒荒漠重回“美丽高岭”,成为林的海洋、河的源头、花的世界、鸟的乐园。
  艰苦创业“拼”未来
  林海苍茫、绿草如茵、野花盛放、空气清新……初秋时节,记者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采访中,深深打动我们的,不仅是塞罕坝的绿,更是塞罕坝人的“拼”。
  在高寒荒原上,第一代塞罕坝人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历史帷幕。他们不畏苦寒、艰苦创业,克服了一个个现实困难,闯过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改进“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改变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成功实现全光育苗。并于1964年春天成功开展“马蹄坑造林大会战”,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前人种树,后人营林。55年前,第一代务林人在塞罕坝扎根,为恢复生态艰苦奋斗;55年后,第三代务林人继承这种精神,为森林质量优化和生态作用最大化不懈努力。
  汗水湿透他们的衣衫,阳光炙烤他们的脸庞,但艰苦创业的精神,塞罕坝人始终一以贯之。
  转型发展“赢”未来
  如果说建场初期的重要任务是木材生产和生态恢复,那么现在的林场则更看重生产转型和绿色发展,森林面积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越来越好、发展方式愈发绿色。
  “这片森林就是我们的眼珠子、命根子!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来之不易,把这片森林管护好、经营好,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是摆在新时期塞罕坝人面前的最大考题。”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的话铿锵有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改革和发展,实现造林保护与生态利用的有机结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幅提升。”
  “木材生产曾是林场的支柱产业,最高时占总收入的90%以上。近年来,林场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量,木材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目前已降至50%以下。”塞罕坝机械林场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王利民告诉记者,对木材收入的依赖减少,为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河北省下达塞罕坝林场的‘十三五’采伐限额为每年20.4万立方米,但林场实际的林木蓄积消耗量却控制在13万立方米左右。”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科长李永东介绍,林场的采伐限额只用了六成,而且主要用于“森林抚育”,“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把林子里长势较差的林木伐掉,将林木密度过大的地方降低一些。这样,留下的林木能够更好地生长,森林质量也不断提升。”
  今天,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森林覆盖率也由12%提高到80%。如果林木按1米的株距排列,可以绕地球赤道整整12圈,给这个蓝色星球系上12条漂亮的“绿丝巾”。
  产业升级“强”未来
  春天,群山抹绿;夏天,百花盛开;秋天,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作为华北地区知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塞罕坝四季皆有美景,吸引着八方游客。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年均50万人次,一年门票收入4500万元。
  “按照规划,林场的年游客承载量在420万人次,由此而言,未来森林旅游潜力巨大。”王利民同时表示,塞罕坝机械林场将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实现林场的绿色发展。
  与此同时,林场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绿化苗木产业上做起了文章。建设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培育了云杉、油松、樟子松、落叶松等优质绿化苗木。1800余万株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成为绿色“聚宝盆”。
  据王利民介绍,林场的绿化苗木,销往京津冀、内蒙古、甘肃、辽宁等全国十几个省(区、市),每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
  风力资源正在转变为清洁能源,每年为林场带来4000多万元的收入;森林碳汇有望上市“变现”,总减排量为4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如实现上市交易,保守估计可实现收入上亿元。
  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塞罕坝人在更有效地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收获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今年,林场编制了新的发展规划,启动改造提升工程,一座现代林海小城已现雏形……
 赵晓慧 郑佳洵 河北经济日报 2017-09-04

关键词 绿化  造林  生态  荒漠化  防沙治沙  森林资源  图片  重点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