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再添宝天曼 小浪底两站 中国林科院国家野外观测站达四个



宝天曼站刘世荣站长布署减雨样地观测


宝天曼站址及主要工作人员


小浪底站人工林通量核心观测区


小浪底站址

根据“科技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填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运行实施方案》的通知”,我院河南宝天曼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河南黄河小浪底地球关键带与地表通量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列入国家野外站择优建设名单。连同已建成运行多年的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我院已有4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河南宝天曼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地处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秦岭东段的伏牛山南麓,位于汉江源头和南阳平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该站拥有原生栎类不同演替序列、垂直分布带谱和保存较为完好、超过400年的锐齿槲栎顶极天然群落,代表了我国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区中以栎类为优势物种的典型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具有典型性、原始性、完整性及过渡性的特点。该站是我国东部南北样带(简称NSTEC,IGBP第15条国际样带)中部过渡区的关键节点,是支撑我国东部南北样带和全球大尺度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科学平台。主要研究全球变化与森林植被响应/适应等重大科学问题,以国家需求为引导,通过整合集成定位观测、科学研究、试验示范和科技服务工作,支撑天然林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林建设等重大国家需求,推动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
河南黄河小浪底地球关键带与地表通量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地处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区,位于黄河中游与太行山交错带,紧连小浪底水利枢纽区(库区)及太行山,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主要包括人工林生态系统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在气候区及国家重点生态治理工程区方面,既有区域代表性,又具独特性。该站立足黄河中游流域和太行山南麓,面向全国,重点围绕人工林物质能量通量变化过程及影响机制等重要科学课题,开展数据观测、科学研究、技术示范、人才培养、科普教育,有效支撑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南太行沿黄生态带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工程及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程和国家战略,促进森林生态学、林业气象学及森林水文学、全球变化研究等相关学科发展。
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国家科学研究实验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地球科学、生态与资源科学、宏观生物学和农林科学等学科发展必须依赖的基本研究手段和试验基地,是科学数据积累、原始性科学发现、科学规律认知的源头,对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建设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我院将认真做好河南宝天曼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河南黄河小浪底地球关键带与地表通量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建设运行实施方案(2021—2025)》编制和建设工作,提升观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用数据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提高开放共享水平,创造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庞勇 胡盼/科技处)
庞勇 胡盼 中国林科院科技处 2020-12-30

关键词 野外观测站  生态观测站  森林生态  水土保持  水源涵养  天然林保护  生态治理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