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移植古树=品位?





被我引以为豪的家乡有两大衙门,一个是古县衙,一个是古府衙。前者由于历史上保存完好而和故宫齐名,有北故宫南县衙之说,名气盖过了府衙。由于旅游热的燥劲,这些年来某些政府官员拼着吃奶的劲狂拆滥建,重塑府衙雄姿。只可惜到头来却仍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代化建筑,怎么看也不像老祖宗给留下来的东西。想不到,想不到,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我们都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魄力和果断劲,一份红头文件下发到各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鼓励踊跃捐献百岁以上的古树名木,纳入年终的绩效考评。与此同时,党报、党刊、电视台、广播电台齐上阵,轮番报道某县捐献几棵近百岁香樟,某局捐献了两棵一百多岁的银杏,某市出资购买了两百多岁桂花捐献府衙,某区“一把手”亲自带队深入某某深山“淘得”一棵千岁“迎客松”……
  数天来,连篇累牍的报道令我背发凉冒虚汗、手发抖脚抽筋、“降压0号”整瓶吃,这是在干什么呀!这些人真的不知道“树有多大,根有多深”的道理吗!一棵体格健壮、枝繁叶茂数米高的古树名木,活了上百年的高龄容易吗?就因为这几个决策者的爱好和头脑的一时发热,如同喝了酒精一样,一拍桌子和脑门儿就什么也不顾了,动用了大型挖掘机,没命地挖啊,挖啊,哪管那古树名木的根,古树名木的叶,古树名木的枝,一挪动就是几百上千公里,哪管什么气候和土壤,哪管这些古树名木可能会因为水土不服而落叶枯萎,结束生命,化为腐朽……作为政府决策者的终极意图,我们无可指责,造几个美景,提升一下城市的品位和档次,有什么不可。再说,领导也不是全能的专家,偶尔犯一个“无知而低级”的错误也在所难免。但是,最可恨的就是那帮林业、文物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们看着这么多古树名木遭此厄运却“万马齐喑”,平常他们都指手划脚,对普通百姓说“这个有重要价值,那个珍稀濒危”,可真到了关键的时候,专家们都不知道哪里去了。说真的,那些正在苟延残喘的古树名木真该好好地、痛痛快快地骂一骂娘,狠狠地骂那些把构建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净挂在嘴上而不干实事的人……
  每个有良知的国人都会明白“适地适种”是绿化建设的一个常识。这不仅是出于树木存活率的考虑,还涉及生态安全的问题。一个地方如果大面积移植树种,难免不会发生病虫害泛滥和造成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同时,一味地模仿建设和随意的引进树种,会让人觉得建筑没有“灵魂”,没有个性和记忆,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如果这些古树名木被移走后,原有生态群落受到破坏那是必然的,从全局的范围来看,这种结局与改善生态环境的终极目标背道而驰。此外,下文件命令“捐献”古树名木的做法固然是有些行政长官缺乏绿化常识,更与某些领导的霸道作风有关。
刘英团 京报网 2006-08-11

关键词 林业政策  林业建设  法律  生态  生物多样性  园林  花卉  城市林业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