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所长张建国就“北京杨柳絮治理等问题”接受采访





  春风四月,百花斗艳。然而,在这令人欣喜的时节,让人烦恼的杨柳絮也卷土重来了。近日,我院林业所所长张建国研究员就“北京杨柳絮治理等问题”接受了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
  张建国在采访中介绍,北京现有的杨柳树主要集中种植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我国城市绿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可选择的树种相对较少。那时,杨树和柳树凭借着适合北京土壤和气候、易于繁殖成活且生长速度快、养护成本较低等优势,成为北京绿化的主力树种。另外,早期在选择园林绿化树木的时候,都希望选择大一些的“好苗子”,杨树雌株在前期生长量比雄株要大,所以七八十年代北京绿化建设的时候,选用的雌株相对多一些。
  关于为何飞絮问题近年来才大规模出现,且治理多年屡禁不止?张建国解释,因为杨柳科植物大多数要十几年才会开花结果,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飞絮的都是15至50年的树,刚种下的15年之内是不会有这个问题的。张建国认为,现在园林绿化部门对治理飞絮已有相关计划,但这个计划肯定要分步走,就是分阶段去治理。“也不可能一夜之间把这么大规模的树全部砍伐,所以要分阶段去治理,也需要考虑生态效益。”
  关于治理飞絮能否将杨柳雌株都砍掉?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自2015年左右起集中开展杨柳飞絮治理工作,目前城区范围内的治理工作已初现成效。今后,在城镇绿地、公园和新农村绿化等各项园林绿化建设中严禁使用杨柳树雌株。张建国指出,这样做并不是在北京彻底“撵走”这一物种,而仅仅是控制这一物种的数量,不会对生态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有些市民直接把产生飞絮的杨柳雌株都砍掉的建议,张建国指出,杨柳飞絮虽对市民生活有一定影响,但杨柳树作为北京的乡土树种,在生态作用上还有很多优点,不能因飞絮就否认其生态贡献。(相聪伟/林业所)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 2019-04-18

关键词 树种选择  生态  环保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