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库布其,全球增绿贡献1‰





























  库布其,中国第七大沙漠,蒙古语意为“胜利在握的弓弦”,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
  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黄河几字弯以南,总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
  汉代以前,这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戎狄、匈奴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东汉后期,战乱与过度开垦,朔方郡及所属县城全部沦为废墟,沙漠化的速度与日俱增。
  20世纪80年代末,库布其植被覆盖率不足3%,最大的沙丘有100多米高,沙尘暴一年发生50多次,一夜之间就可以刮到北京上空。
  沙漠向来是“贫穷”的代名词。当时生活在沙漠的人们,年均收入不足400元。
  近几十年来,从“禁止开荒”“保护牧场”,到把“五荒地”划拨到户、鼓励农牧民种树种草;从启动类型多样的生态保护工程,到实施生态移民、禁牧休牧;从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到当地治沙龙头企业亿利集团30年坚守大漠,坚持不懈地治理,库布其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终于实现了好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沙漠变绿洲的奇迹。
  如今, 库布其沙漠动植物由100多种增长到500多种,一度绝迹的天鹅、灰鹤、狐狸、山鸡等重新回到了库布其,生物多样性得到极大的恢复,构建了一个上万平方公里的集沙、水、林、田、湖、草、生物多样性和富民于一体的库布其生命共同体。夏季在库布其经常可以看到雨后彩虹,京津地区的沙尘灾害减少了90%。
  绿染大漠,人进沙退。经科学评估和权威认定,30年来亿利治理库布其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10.2万人从中脱贫受益。
  有数据统计,中国植被增加量,已经占到过去十几年中地球植被增加总量的25%。库布其沙漠的治理绿化,为全球增绿贡献了1‰的面积,治沙固碳1540万吨,涵养水源243.76亿立方米,释放氧气1830万吨。
  从“死亡之海”到生态绿洲,现在的库布其,站在大漠深处的沙山之巅,可以欣赏绿洲与黄沙相伴,飞鸟伴驼铃起舞,静观大漠日出的绚丽,饱览夕阳染沙的壮丽,感受璀璨夜空的神奇。
图片说明(从上到下):
  30年的坚守,亿利库布其示范区变成了经济绿洲。2014年,亿利库布其生态示范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设立为“全球生态经济示范区”
库布其沙漠以新月流动形流动沙丘为主,沙丘高大雄浑,终年移动不止,植被难以存活
  库布其人想要建造房子,需要用羊或骆驼从外面搬运砖石,然而,沙海无情,环境恶劣,库布其人的木头院墙根本抵挡不了风沙的威胁
治理前,库布其农牧民成为生态难民,从原来的“游牧民族”变成了“游沙民族”,绕着沙漠不断迁移
曾经黄沙漫卷,鸟兽绝迹,如今甘霖喜降,鹄鹜成群
经过近30年的艰辛治沙,绿富同兴的画卷在此缓缓展开
曾经看不到彩色的四季,如今蓝天绿树成荫
光伏板下种植的甘草等药材 乔治斯坦梅茨摄
曾经散居在沙漠里的农牧民如今住进现代化的“牧民新村”,搞起旅游、牧家乐,从生态难民转变为生态富民
中国绿色时报 2019-06-17

关键词 荒漠化  防水治沙  绿化  造林  生态  森林资源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