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科研领跑 公众参与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武夷山国家公园桐木村周边风光。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黑颈鹤、藏野驴等和谐共生。刘晓东摄(人民图片)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辖内的东北虎林园内,东北虎在玩耍、嬉戏。王 波摄(人民图片)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发布仪式在线上举行。据介绍,此次更新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共收录125034个物种,13259个种下单元,较2021版新增10343个物种及种下单元。这标志着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工作迈出新的一步。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
让生物资源的本底更清楚
拿出手机,打开一款名为“生物记”的APP,一名野外调查工作人员就能快速识别生物物种,记录物种出现的时间、位置及环境信息。相较于过去借助书籍和标本进行人工比对,如今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更显“轻装上阵”。
生物记APP的开发者,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林聪田博士。他告诉记者,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开发有针对性的生物智能识别模型,能大大提升生物物种鉴定与识别的效率,更好回答神奇生物“是什么”的问题。
“了解生物资源本底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林聪田介绍称,他所从事的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究,正在寻求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构建基于声音与影像的生态智能监测解决方案,助力保护区及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进一步摸清生物多样性的“家底”。
除了认识物种,探索物种分布、追踪物种迁徙,也是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必修课”。多年来,中国生物的分布数据虽然已经大量积累,但却分散于不同的论文专著及数据库中,难以形成科学有效的应用。
而在中国科学院A类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的支持下,一幅整合了近5万个物种、400多万条分布数据的中国生物地图徐徐展开。在这张数据地图上,动物、植物及微生物重点类群的分布地区一目了然,能够有力支撑重点物种的保护工作。
“为了广泛收集数据,中国科学院还联合抖音自然、爱鸟国际等平台和组织,发动更多人参与物种观察与信息收集,目前已收集超过30万幅生物影像,新增了10%的分布位点。”林聪田说。
发挥旗舰物种的伞护效应
2021年11月,一只野生大熊猫体态圆润、活力满满的身影,被四川省都江堰市国有林场的红外相机记录下来。经专家辨认,这只“国宝”正是3年前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放归野外的“小核桃”。它的出现,是一次令人兴奋的“报平安”。
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义波看来,野生大熊猫携带的遗传变异对于大熊猫种群保护至关重要。“一个物种所包含的遗传变异越丰富,它的演化潜力就越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就越强。”胡义波指出,遗传因素在物种濒危与灭绝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中不容忽视的关键组成部分。
为探究大熊猫的濒危机制,胡义波跟随魏辅文院士,开展分子粪便学和保护遗传学研究,发现大熊猫并非“生来脆弱”,它们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演化潜力,从遗传多样性层面消除了人们对大熊猫种群未来的担忧。
除了大熊猫,雪豹、小熊猫等动物界的“明星”也是胡义波的研究对象。物种千千万,为什么对它们青睐有加?胡义波告诉记者,保护好大熊猫等旗舰物种,能够发挥“伞护效应”,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的最大化。
“在大熊猫栖息地中,还分布有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其中既有金丝猴、羚牛等濒危哺乳动物,也有许多中国特有的鸟类和两栖爬行类动物。”胡义波说,为大熊猫打造适宜生境,不仅能复壮其野生种群,还能庇护同域分布的众多其他物种。
随着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金钱豹、雪豹等与大熊猫同域共存的食肉动物也频频现身。多种多样的生灵悄然回归,唱响新的生命交响曲。
凝聚守护多彩生命的合力
谈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未来,林聪田和胡义波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关键词:公众。
“生物多样性数据的获得,仅依靠科研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林聪田表示,公众科学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公众更便捷地获取物种知识,吸引公众参与物种识别与记录,不仅能够形成大量数据反哺科研,同时也能增强生物科普的有效性,促进生态文明的践行。
胡义波认为,人类对野生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是导致物种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公众应该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积极推进大熊猫、雪豹等旗舰物种保护,也是考虑到它们更为公众熟知和喜爱,能够唤起更多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从而实现旗舰物种带动的区域生物多样性整体保护。”
实际上,生物多样性并非一国一域的局部问题,而是牵系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命运。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不仅建立起全方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既向世界共享生物物种名录等重要数据,又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梳理并整合生物资源,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注入正能量。
“未来,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希望能建立更加成熟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数据共享机制,让生物多样性资源惠益更多人。”林聪田说。(人民日报记者 朱金宜)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05-24

关键词 生态  生物多样性  生物物种  物种名录  生物资源  国家公园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