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4日电(记者李斌、吴晶晶)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东北地区有关水土资源配置、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战略问题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已到达临界状态,如不及时“刹车”,将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报告显示,东北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部分工农业资源濒临衰竭;可采森林资源枯竭,森林生态功能严重衰退;草地资源由于过度放牧和滥垦退化、沙化、盐碱化;耕地开发已经饱和,有的地方过度开发,珍贵的黑土资源侵蚀严重;水质污染严重,松花江、辽河的干支流和部分湖泊水库污染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集中饮用水源质量;一些资源型城市,由于不合理的开采方式和治理滞后,诱发了一系列矿山环境问题,并有逐年加剧的趋势等。
专家表示,林、草、湿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资源,也是东北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的独特优势,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创造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条件。东北地区的资源和环境虽然遭受到相当程度的破坏,但就全国范围看,其生态环境状况仍比较有利,如能及时有效地转变增长方式,还是大有可为的。
专家建议,应争取到2030年或用更长的时间,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基础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和科技创新,使东北地区达到可更新资源的永续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无废弃物排放;在生态与环境方面,达到整体好转、良性循环。
新华网 2006年02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