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天津武清率先探索“用地用林一件事”改革



  日前,在天津市武清区公益性骨灰堂改革试点项目中,武清区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与林业部门创新推出“用地用林一件事”集成化审批改革,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服务升级,实现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版数据、一窗受理、一次踏勘、并联审批的“两审合一”,提升审批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为项目落地提供高效服务保障。
  改革前,用地者需在规划和自然资源、行政审批、林业3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分别提交用地报批、使用林地申请材料,总计2套材料、12个附件。改革后,多部门统一制定办事指南,整合用地审批、用林审批申请表,形成“一张表单”统一申请、“一版数据”共享使用、“一套材料”共同办理,企业仅需提供选址意见书、勘测定界报告和立项审批文件即可同时申报用地用林审批,极大地减轻了企业办事负担。
  以往,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组织镇街及项目单位开展土地现状调查,行政审批部门会同林业部门开展使用林地现场查验,多次踏勘不仅耗费时间,也增加了企业办事成本。现在,通过整合用地审批中“地上物调查确认现场踏勘”和用林审批中“林地现场踏勘”,两次踏勘合并为一次,将“项目多头跑、重复跑”转变为“部门协同跑、联动跑”,效率提升45%,跑动次数减少50%。
  按照传统的“先批林后办地”审批模式,林业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的审查审批结果是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申报用地材料的前置条件,各部门审批流程串联推进,信息系统各自为政,基础数据人工核验,导致环节众多、周期漫长、效率低下。改革后,武清区实行规划和自然资源、行政审批、林业等部门用林与用地申报材料同步录入、同时审查、统一上报,实现用林用地信息共享、实时流转,打破了原有部门间互相等待的政策壁垒,审批时限预计减少30个工作日。
  “用地用林一件事”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打破了林地分离、各自审批的局限,切实解决了企业和群众用地用林审批中“多头跑、重复交、耗时长”难题,实现要素保障“一路通”。(段春祥 李燕燕)
    中国绿色时报  2024-04-15

关键词 用地用林  两审合一  服务保障  天津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