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四座大山,去看望迁居到湖北鹤峰的困难老乡,老人拉着我的手不停念叨‘亲人来了’,久久不愿松开。”
1月17日,张忠富发到朋友圈的图片是雪后的大山,白雪青山融成一幅画。
张忠富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是“七十六个红手印”的故事原型,是在“湖南屋脊”开出19公里“天路”的带头人,是金家河村乡亲们口中的“亲人”。
他在任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泥沙分局局长期间,被选派到常德市石门县南北镇金家河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从生态保护到服务民生,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张忠富一直坚守在大山,坚守着共产党员的初心。
慰问
每天早上出门前,整理衣服,佩戴党徽,这是张忠富驻村以来一直坚持的个人仪式。今年春节前,张忠富把全村300户都走访慰问了一遍,最远的距离超过100公里,很多地方交通不便需要步行到达,不在村里的也电话联系问候。
金家河村地处平均海拔1200米的山区,与湖北鹤峰、五峰接壤,由5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差,“路无三丈直,地无三尺平”是当时最形象贴切的形容。
张忠富清晰记得第一次上门慰问的情景,村民脸上漠然冰冷的表情深深触动了他。也是从那时起,他慰问的脚步慢慢遍布大山。驻村以来,除了节日上门慰问,平日哪家有困难要去帮忙,哪家有病人要去探望,哪家有喜事要去祝贺,他自己舍不得买一件新衣,给乡亲们随份子倒贴了近10万元钱。
几年来,人心被一步步拉近。“只要我们把老百姓当亲人,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就什么事都好办。”张忠富说,村里谁被蛇咬了、麻木车翻了、烤烟受灾了、断水断电了都给他打电话,“其实有些电话可以推,但是推掉的不仅仅是一个电话,更是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和那份感情。”
“村里最大的变化就是风气好了、笑脸多了,我们和老乡亲如一家。”张忠富为此感到欣慰。
带头
随着一条海拔1600米的“天路”修通,常德市不通路的村彻底清零。张忠富带着乡亲们走出大山,山里的土特产也打开了销路。
“乡村振兴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潜力在林业。”张忠富牵头发展野茶、野蜂蜜、中药材等绿色产业,村民的收入和幸福感同步递增。2014年,金家河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到2018年超过了8000元,2020年增加到14142元,到2022年底达到19000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大山中工作生活的张忠富更懂得这句话的意义。“我们有美丽的环境,有发展林下经济的空间,期待更好的政策让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指日可待。”
一边带领乡亲们致富,一面关心管局工作进展,“我们保护区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许多成绩,今年开始加快推进华南虎野化工作,有望实现放虎归山。”
从林草系统的业务干部到乡村带头人,工作身份转换,张忠富有对比和思考。“守护好绿水青山,帮助老百姓打造金山银山,在生态保护方面目标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服务百姓的事物更多更杂。”
这么多年,张忠富把全部精力给了大山里的亲人。每当夜深人静,他想起家人的支持,感动与内疚涌上心头,就止不住流泪。“虽然爱人嘴上唠叨我不要家了,但每当我离家进村时,都会默默地整理好衣物,悄悄地往我背包里塞满零食、水果、茶叶蛋……”
为解决好“亲人”的急难愁盼问题,他把服务百姓与生活融为一体,把群众笑脸与心情融为一体。
传承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近几年,市、县两级选派优秀的年轻干部驻村,同时采取导师帮带的形式,帮助他们迅速成长,更好地服务基层。
张忠富最近收了5名年轻徒弟。他传授的不仅是工作经验,更是“当好人民服务员”的初心。“我们现在的年轻干部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但有两缺:一是缺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二是缺为民情怀。”
驻村以来,张忠富始终把党建抓在手上,注重培养年轻人。他刚进村时,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2名,其中40岁以下的仅2名。近几年,全村先后有4名年轻人加入了党组织,还有4名年轻人参加了党员积极分子培训,有5人先后成为镇村干部,7人通过继续教育取得了本科文凭,还有5名年轻人成为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张忠富的比喻是:精心种下小树苗,还要用心抚育好,长成大森林。春风吹过山岭,张忠富正与亲人们在一起,为了幸福生活努力奋斗。(尚文博)
中国绿色时报 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