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真实记录美丽中国生态景观



纪录片《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海报。(图片由王侯提供)


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海报。(图片由王侯提供)


纪录片《蔚蓝之境》海报。(图片由王侯提供)


纪录片《万物之生》海报。(图片由王侯提供)

核心阅读
近十年来,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美丽画卷在神州大地上不断铺展。纪录片创作持续发力,挖掘自然故事,凝聚情感共识,用影像真实记录生态文明进程、倾情描绘美丽中国画卷,向世界展示我国壮美秀丽的生态景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辉煌成就。
近年来,生态主题纪录片在叙事方式、影像表达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探索,在思想内涵上也作了有意味的探寻,从不同角度讲述中国这块土地上的自然故事,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图景,诠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国哲学文化。
创新叙事方式
多维展示中国自然之美
北临极圈、南邻赤道,幅员辽阔、沃壤千里,独特的自然地理造就了我国多样的生态系统,是生态主题纪录片创作得天独厚的素材。
上世纪80年代,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中国纪录片创作的重要题材内容。从用山河影像唤起民族情感的《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到揭示动物保护与环境治理问题的《平衡》《水问》,再到系统展现中国自然风貌、动物植被多种奇观的《森林之歌》《自然的力量》《我们诞生在中国》《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尽管关注内容各有侧重、表现手法各不相同,但这些作品都展现了自然环境与社会组织、人类精神等多个层面的有机关联,促使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深层思考。
近些年,《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雪豹的冰封王国》《长江之歌》等一批有分量的生态主题纪录片走进观众视野,成为中国自然之美的影像诠释。这些作品聚焦国家公园建设、生态系统保护等热点话题,在叙事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
《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以《草·海》《冰·河》《峡·谷》三个自然场景划分篇章,以动植物科研工作者、专业登山领队、当地牧民等不同身份的人物故事交织叙事,介绍三江源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全片通过流动式的叙事,使观众沉浸于作品的时空情境,感受国家公园独有的壮美风景。《雪豹的冰封王国》采用情节化叙事和拟人化表达方式,讲述一只雌性雪豹和两只幼崽在危机四伏的高原峡谷中生存的故事。短短50分钟篇幅,纪录片集中呈现峡谷四季变化与野生动物的真实生存状态,在讲述主线故事的同时,侧面展示了一个栖息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的生态系统,透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如果说这两部纪录片从微观角度切入,由表及里地阐释“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保护理念;《长江之歌》则从宏观着眼,以大开大合的气势探究长江生态文化内涵,细数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环境污染加剧和生物多样性锐减是全球共同面临的生态议题,《长江之歌》记录了长江流域内的污染乱象,也见证了长江经济带如何通过生态保护行动,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道路,是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与系统性修复的影像档案。
探索影像技术
呈现身临其境的视听效果
在创新内容叙事之外,生态主题纪录片积极探索影像技术,在制作和呈现两个层面不断拓展表达的可能性,为自然地理留下影像资料,为观众提供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
制作层面,生态主题纪录片多使用延时摄影、航空摄影、水下摄影、微距摄影等特殊技术形式,利用非常规视角拍摄,获得奇观性镜头,捕捉珍贵瞬间。这些技术充分发挥摄影机的影像表达能力,为观众营造了陌生化的审美空间。《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聚焦多个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大量使用延时摄影,直观表现天时更替、时光轮转的自然变化,提升画面质感和美感。全景展示中国海洋风貌的纪录片《蔚蓝之境》,将水下摄影和微距摄影相结合,画面生动、细节丰富,带领观众纵览神秘的海底世界。《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则组合使用镜头景别,凸显山河广袤的航拍画面,配以动植物特写或微距镜头,丰富表现方式,强化视觉效果。
呈现层面,随着影像设备技术提升,影像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讲述青藏高原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事的《第三极》采取4K技术摄制,在此之后,高清影像逐渐成为生态主题纪录片的摄制标配。《美丽中国:自然》《生命之歌》《太湖之恋》等作品纷纷采用4K影像,《美丽中国说》《草原,生灵之家》《万物之生》更是使用8K技术进行全流程拍摄。4K、8K高分辨率带来的高清晰度影像同全景声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纪录片画面的真实程度,增加观众的在场感,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视听效果。
特殊摄制技术提供陌生化体验,高清画质影像增强沉浸式观感,置身于浩渺苍穹下的人类群体与生长于高原旷野上的坚韧生命并行不悖,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融为一体,纪实影像彰显出强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融入东方哲学
自信诠释中国生态文明理念
中国人对自然具有天生的亲切感和归属感。自古以来,人们便善于从自然草木与四季轮回中感悟人生哲理,获得精神和内心的充盈。当代生态主题纪录片,尽管在主题立意、创作手法等方面各有侧重,但都与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相关,充满浓厚的人文色彩与人文关怀。
《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通过多线并行方式,深度剖析人、动植物与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讲述了国家公园如何通过制度建设协调科研工作者、牧民、山民等人群的工作生活和生态保护间的矛盾,凸显了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实践的探索。
相较于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公园,不同于那种与社会隔离的、荒野式的国家公园机制,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强调生态保护和社区发展相结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提到,“国家公园,并不是树立在人与自然之间一条新的界线”,它是人与自然的联结之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有效落实,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延伸与发展。截至目前,我国三江源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保护面积已达23万平方公里,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18%,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也离我们更近一步。
在融合东方美学话语和东方自然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我国生态主题纪录片通过影像语言的演绎和解码,讲述中国的自然人文故事,诠释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塑造绿色发展的中国形象。(何苏六 王侯)
人民日报 2022-08-11

关键词 纪录片  生态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生态景观  林业宣传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