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十年



时任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江泽慧为生态文化小标兵颁奖


成立大会会场


第四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


理论专著


《生态文明世界》期刊


生态文化进校园:宁夏固原新庄小学

弘扬生态文化 倡导绿色生活 共建生态文明
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十年
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十年,致力于——
  构建生态文化理论体系
  创建生态文化活动品牌
  促进生态文化国际交流
  搭建生态文化宣传阵地
  十年,成为——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生态文化的主阵地
  传播和普及生态文明理念的主渠道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中国绿色时报12月17日报道(作者 尹刚强) 人类社会进入新千年以来,在对工业文明给全球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机的反思中,人们意识到尽管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生态文化的缺失是重要原因。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原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时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慧教授敏锐地觉察到,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方向和战略举措,而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支撑,弘扬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为此,她倡议并亲自组织发起成立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目的就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得到大力弘扬和繁荣发展,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经国家民政部批准,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于2008年10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宣告成立。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致信祝贺,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路甬祥、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共同为协会揭牌。江泽慧教授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原国家林业局和中宣部、文化部、外交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国家旅游局、国家外文局、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协、对外友协、中国文联等20多个部门(单位)为副会长单位。
  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成立十年来,秉承“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宗旨,在构建生态文化理论体系、创建生态文化活动品牌、促进生态文化国际交流、搭建生态文化宣传阵地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探索性、基础性工作,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逐渐成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生态文化的主阵地,成为传播和普及生态文明理念的主渠道,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理论创新成果丰硕
  生态文化理论体系基本形成
  中国生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领域。在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大背景下,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开展了具有开创性、引领性和前瞻性的中国生态文化理论体系研究,形成了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构建了生态文化理论体系。
  我国第一部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成果《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中国生态文化体系研究总论》,于2013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专著基本构成了中国生态文化学科体系,在中国生态文化理论研究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以《总论》为统领,协会直属各分会和相关部门一起,在森林、沙漠、湿地、草原、园林和海洋等10个领域深入开展生态文化研究,推进中国生态文化体系研究系列丛书编撰出版工作。其中我国首部系统全面反映海洋生态文化的专著《中国海洋生态文化》已于2018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协会牵头、会同国家海洋局和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协同开展的中国海洋生态文化项目研究的成果。目前,《中国森林生态文化》《中国沙漠生态文化》《中华茶生态文化》等专著已完成编撰,《中国草原生态文化》《中国园林生态文化》初步成果即将完成。
  华夏古村镇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和历史根基,是生态文化的活态经典。协会组织开展了“从乡村中国到城市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印迹”“中国生态文化村——美丽乡村纪实”和“华夏古村镇生态文化纪实”等项目研究,深入中国乡村进行社会调查,深度挖掘民间生态文化瑰宝。协会总项目组在对各分项研究报告和已出版《生态文明世界》增刊《与生命同在的史书——华夏古村镇生态文化纪实》(上、中、下篇)进行综合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形成了《华夏古村镇生态文化纪实》,并于2018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为原国家林业局确定的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森林资源核算及绿色经济评价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协会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了“森林的文化价值评估”研究,提出了森林的文化价值评价因子和指标体系以及基本评价方法、步骤和程序,填补了森林文化价值研究的空白。
  受原国家林业局委托,协会结合生态文化体系理论研究,组织编制了《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并于2016年4月由原国家林业局印发,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导性文件。
  打造品牌 培植精品
  生态文化活动特色鲜明
  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成立十年来,积极开展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活动,打造了品牌,培植了精品,扩大了影响。
  创建交流平台——举办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十年来,协会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紧盯社会关注热点,连续举办了9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每年一峰会,每会一主题,每题有热点,聚焦大家谈”的特色,使论坛成为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重要活动。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郑万通、陈宗兴、杜青林、刘晓峰等国家领导人先后出席论坛。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江泽慧教授在每次论坛上都做主旨报告,同与会代表一起围绕主题交流心得体会。
  打造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全国生态文化村遴选命名。生态文化村是生态文化的源头活水和重要载体。2008年以来,协会按照《全国生态文化村遴选命名管理办法》,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国生态文化村遴选命名,着力打造生态文化示范基地。截至2018年,协会共遴选命名806个“全国生态文化村”、14个“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这些村庄和基地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生态和谐美、文脉传承民风美、乡风文明环境美、文化繁荣素质美,在各地产生了良好的辐射带动和示范效应。
  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开展生态文化进校园。协会先后在甘肃、宁夏、广西、山东、福建、安徽、北京等省(区、市)的10多所学校开展了“生态文化进校园”活动,自2012年以来累计评选“生态文化小标兵”606名,向学校捐赠办公用品、科普书籍、文体用品等,每年邀请有关专家为同学们讲授生态文化知识、绿色生活理念等方面的科普主题课。协会还在2018年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开展了以“生态·文化·家园”为主题的生态文化征文活动,动员大学生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新时代生态文化的培育与创新,国外优秀生态文化的借鉴与交流”等内容展开研究和交流,吸引了100余所高校的在校学生提交了300多篇文章。
  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万里行”。协会从2011年开始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万里行”大型文化宣传活动,并于2011年9月在北京居庸关长城举行开拔仪式,开启了“让世界了解中国生态文化,让中国生态文化走向世界”的万里征程。2013年9月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协会进一步加大了活动开展力度。几年来,协会先后在北京居庸关长城、陕西西安世园会生态园、内蒙古鄂尔多斯七星岩、甘肃敦煌鸣沙山、宁夏银川花博园等地和荷兰、土耳其两国设立了7座“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万里行”生态文化地标,并大力开展中国生态文化海外传播。特别是2012年以来,“中国美丽乡村摄影展”先后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家博物馆、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造型艺术博物馆、土耳其安塔利亚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国际展会相继亮相,精彩摄影作品生动诠释了中国“天地人和”的生态智慧,架起了民心相通的友谊桥梁。
  走向国际舞台——积极参与国际青少年林业比赛。应俄罗斯联邦林务局的邀请,我国自2015年开始组织大学生参与“国际青少年林业比赛”,并由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共同负责组织。4年来,通过发动相关高校推荐、资格审查、面试等环节,每年选拔出两名在校大学生赴俄参赛,先后获得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和4个专业成果奖,充分展示了我国青年学生勤于钻研的科研精神和形象。
  加强横向联合 健全机构
  创办《生态文明世界》 共推生态文化事业大发展
  十年来,协会在努力打造自身活动品牌的同时,也不断加强与相关社团和单位的协作,形成弘扬生态文化的合力。一是加强横向联合,共同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活动。与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在莫尔道嘎共同主办了“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态旅游文化研讨会”,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澳门国际设计联合会等单位共同主办了第二届中国-东盟国际设计领袖高峰论坛暨灌江生态论坛,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参与组织了中国林学会在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局主办的第34届青少年林业科学营活动等。二是借助相关领域重大活动舞台,展示和宣传生态文化。首届世界竹藤大会期间,协会举办了展览和“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题研讨会,联合国际竹藤组织、中国竹产业协会共同主办了“美丽竹乡”摄影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的科技活动周期间,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开展了生态文化成果展示与咨询活动,展出了中国生态文化理论体系研究系列成果。在2018年第十届中国竹文化节期间,举办了专题展览,参与举办了“中国竹产业高峰论坛”。
  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组织体系建设,组建智囊团,形成纵向联动、横向互动、高效运作的组织架构,始终是协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年来,协会秘书处高效运转,党组织健全,内务工作井井有条。各分会活动内容丰富,亮点纷呈。理论研究分会参与了“中国生态文化村——美丽乡村纪实”“森林的文化价值评估”等课题的研究。宣传教育分会组织开展了生态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与生态文明知识传播活动。森林生态文化分会组织开展了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教育专题调研,举办了海峡两岸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论坛,承担了丝绸之路生态旅游规划和《中国森林生态文化》的编撰工作等。湿地生态文化分会主办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湿地保护与绿色转型”分论坛,承担了《中国湿地生态文化》的编写工作。沙漠生态文化分会组织中央7家主流媒体赴宁夏、甘肃沙区进行“走风沙线,寻圆梦路”采访活动,承担了《沙漠生态文化》的编写工作。2012年,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印发了《关于加强省级生态文化协会建设的意见》,积极指导推动省级生态文化协会成立,先后有北京、上海、重庆、浙江等18个省(区、市)成立了省级生态文化协会,其他各省(区、市)也都明确了生态文化主管部门。省级协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活动,形成了全国生态文化传播的和谐共鸣。
  作为协会创办发行的会刊,《生态文明世界》自2013年9月创刊以来,秉承“感悟生态,对话文明,让生命更美好”的宗旨,坚持“纪实、探秘、趣味、科普”的办刊方针,着力于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领域的科学普及、学术繁荣、国际交流,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办刊风格,成为普及生态文化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阵地和窗口。2015年获得“中国最美期刊”称号。
  以协会成立十周年为新起点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回望十年,协会前进的脚步总是紧随着中央的决策和国家的战略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回望十年,协会工作的点滴成就总是同不停地探索与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
  回望十年,协会做到始终坚持办会宗旨,创新发展;始终坚持理论先行,构建体系;始终坚持打造品牌,突出特色;始终坚持部门协作,共建共享;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合作互鉴;始终坚持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组织体系。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特别是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给生态文化的繁荣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也提出了明确任务和要求。党的十九大关于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及其战略部署,尤其是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进一步为生态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是给协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以协会十年为新起点,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协会章程确定的宗旨和赋予的职责任务,组织广大会员,协调相关单位,紧紧围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乘势而上,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努力推动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作出重要贡献,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尹刚强 中国绿色时报 2018-12-17

关键词 生态  生态文化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