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走进国家公园|高原之上 三江之源



澜沧江源头地区(两辆吉普是报道组采访车)。 宋平摄


9月30日,采访团来到位于可可西里腹地的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

  迟诚:国家公园也是一种精神寄托
  9月底,青藏高原的温度已经很低,这不是三江源最美的季节,也不是体验舒适的季节,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一路上始终怀着无比崇敬和激动的心情,记录并感受这片土地上的点点滴滴。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高反一直存在。可所有人都在竭尽全力克服,这里有对工作、对团队本能的责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被三江源的美丽、辽阔、博大、生机勃勃所深深感动。这正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它用生命的力量,用美的力量,始终给人一种莫名的精神寄托。
  精神的力量不仅体现在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融入自然、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小孩子围着我们的无人机在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牧民们热情地邀请我们做客,藏族大叔说起自然与野生动物保护充满了哲学思想。他们的信仰、勤劳、淳朴,以及对自然那种天然的情感,同样感染着我们。
  一路上,我们从三江源的人、物、景中汲取“氧气”,也在树立着我们自己的精气神。每晚9点多到住处,寒冷的房间里我们穿上比白天更多的衣服开始当天采访内容的输出。写稿、剪辑、配音、修片、微信推送……每个人都主动领任务,互相配合协助。高原难以入睡,就索性以工作熬过一个个失眠又头痛的夜晚。而第二天,大家拍摄采访仍然全情投入。作为领队,我做了种种预案,随时准备送坚持不了的同事提前撤离。但无论大家多么煎熬,从未有人打过退堂鼓。一路上,我们彼此关照,互相启发也不忘互相吐槽,一路头疼也一路欢歌,只是每次笑过之后都要大口喘着粗气。
  我们深感幸运和幸福,在国家公园时代,能够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走近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这里接受精神的洗礼。
  感谢三江源所有的遇见,时间虽短,但足以让我们一生铭记。
  宋平:牧民的暖意伴我前行
  很荣幸参加这次走进国家公园·三江源融媒报道活动。大家可能认为我应该是那个专注拍摄沿途美景的角色,但在内心,我更想拍一拍国家公园里的牧民们,看他们的生活美不美。
  一周的采访下来,我看到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政策正在给这里的牧民带来变化。殷实的家、暖和的炉灶以及为我们端上来的热气腾腾的奶茶,让我们感受到国家公园的一户一岗生态管护政策在这里赢得了牧民的支持。相信在他们的爱护下,澜沧江必将奔腾不息、涌流不止。
  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局长尼尕是我们此行在杂多县的“向导”,但我认为,他更像是牧民们了解外面世界的信号转接站,他走到哪里,信号就接通到了哪里。我们的车行驶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原上,手机信号断断续续,加上牧民大部分说藏语,尼尕的翻译给我们帮了大忙。最让我对尼尕大叔心生敬畏的是,他对每一户牧民家的情况都熟记于心,大到可以将牧民东巴白马在雪灾中如何英勇救助野生动物的事迹娓娓道来,小到细数牧民家的牛羊数量。是尼尕让我们这些初进藏区的外来者感受到三江源牧民最真诚的善意、最热情的欢迎。
  走进丹增和东巴白马的家,大家围坐在炉火旁,聊着国家大事,也聊着家里生活,好生惬意而温暖。
  离开牧民家的时候,我发自内心地希望,世代生活在高原上的牧民朋友们,有一天也可以来到北京,我会请他们吃饭,带他们去看天安门前飘扬的国旗。
  王爽宇:多么透彻的领悟
  “大家现在订票吧,25号下午出发去往西宁,第二天到玉树。”24日晚,领队在群里发出了行程安排。
  国家公园的美景、康巴文化、神奇的野生动物、神秘的可可西里……想象中的三江源离我越来越近,要出发了,内心除了激动还是激动。
  9月26日,记者一行来到了杂多县,正式进入三江源国家公园园区。此时,三江源已略带凉意,满坡青黄、滚滚江水、湛蓝的天空、高耸的雪山与翱翔的雄鹰、漫步的牦牛、聚集的羊群,形成了一幅壮美的流动画卷。途中,寺庙辉煌夺目,经幡艳丽招展,人们虔诚的膜拜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诵经声又绘就了一幅神秘的画卷,让人充满无限遐想。
  一路上,如拆盲盒般,我们偶遇了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白唇鹿、旱獭、白马鸡、野牦牛、马鹿、岩羊……还幸运地赶上了一场藏族婚礼,独特的神圣仪式、热烈的氛围,让我不由得浸湿了眼眶。全程说下就下的雨,虽为行程增添了些许不便,但也为我们送来了一场又一场绝美的彩虹。
  也正是在美景开始的地方,大家有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嘴唇发紫,目光呆滞,头疼不适……身体的异样让思考也变得缓慢,语言不通还搞出了许多笑话。晚上回到寒冷的酒店内,一天的伏案工作才刚刚开始。
  虽然客观条件并不乐观,但我们渴望继续前进,依旧充满力量!因为我们拥有江河源头的巍巍高山、初流始出,一次次深入的探访,让我们有机会真正触及到生命和文化的本源,感受自然的力量和祖国的辽阔、壮美。而这些,正是治愈高原反应的一剂良药。
  走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一程程、一路路,是探寻,更是领悟。
  刘露霏:高原让我超越从前
  我并不是第一次进高原采访,3年前到西藏,严重的高原反应让我感觉整条命都快丢在那里了。那一次,我第三天就撤了。
  这次三江源国家公园采访,出发前我警告自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出发前,我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研究如何减缓高原反应。从确定行程一直到采访结束,不管什么药,只要是提高氧含量的,我就一把一把往嘴里塞,希望自己能坚持到最后。
  到青海的第二天,从西宁到玉树,海拔3800米,高反还是来了。全身无力,手臂发麻,呼吸有点困难,好像得了一场重感冒。但因为忙着拍照、直播、写稿,竟然稀里糊涂挺过了这一天。第三天,从玉树驱车3小时到达澜沧江源头的杂多县,沿途经过海拔4800米高地,熟悉的感觉又来了。头疼、头裂,甚至不确定头是不是还在。经验告诉我,一定要吃东西,我就闭着眼睛往嘴里塞面条。看看小伙伴们,一个个也都眼睛红、嘴唇紫,但大家都在尽力坚持,说些轻松有趣的话,互相鼓励,也开着玩笑。第四天,杂多-昂赛。“颠啊颠,颠到昂赛乡”。100公里的路,往返车程7小时,路况比过山车还刺激。刚出发时,还头痛欲裂、恶心无力,不知何时,双手牢牢抓住手机(真心怕手机掉下悬崖或澜沧江),双脚紧紧勾住前座椅底,半个身子探出车窗,“师傅慢点,让我拍张照片。”那时我脑里涌现出一句话: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希望在路上,梦想在远方!
  在离天最近的地方,在人烟罕至的高寒缺氧地带,我们强烈感受到高原生命的魅力,我们用文字记录三江源的人、物、事,用相机拍摄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在亲密接触三江源,感受“中华水塔”的自然、人文、生态美之后,我发现我已经将高反抛之脑后,我发现我已经坚持到了最后!
  第二次上青藏高原,我在三江源超越了自我。
  果叮咚:我看到这世界本来的模样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三江源国家公园,与第一次相比,这一次,我对国家公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一次来时,湛蓝的天空、飘浮的白云和神圣的雪山让我挪不开眼睛,那时我常坐在草地上呆呆地看着远方,看着这片辽阔、安静、悠闲、四下无人的自然环境,我在想:“世上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地方?”而这一次,我看到了更灵动的国家公园,我一次次看见翻起肚皮晒太阳的旱獭、满山跑的白马鸡群、甚至还发现了趴在河边休息的白唇鹿。还有那些飞来飞去的鸟儿,虽然叫不出名字,可我的眼睛却总能捕捉到它们的倩影,这让我很兴奋,我感觉我更深入地看到了这个世界更多的组成部分,原来这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
  另一个更深刻的理解是对这里的牧民。第一次来时,我总爱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搬到城里去呢?城市里什么都有。”而这一次,我走进牧民家里,与他们坐在一起深切地聊聊天,听他们讲保护动物、热爱自然的故事,感受他们对这片土地虔诚又美好的祝福,我也终于明白了原来他们已经在自然中找到了幸福生活的方法。三江源,真得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多样。在城市中,这些词往往都是文字概念,只有走出城市,才能明白,每一个词语的深刻内涵。
  虽然在三江源,每到一地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反。但三江源仍然是一个让人来一次还想再来的地方。如果有机会再来,我相信,一定还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
  王飞:团队精神战胜困难
  非常荣幸能够加入中国绿色时报走进三江源之旅的队伍中,我们经历了高寒、缺氧的考验,圆满完成了采访任务。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多次到青藏高原做外业,对高原的气候条件有充足的准备。这次采访之行,我感受最深的是中国绿色时报这一支年轻的队伍,靠着拼搏精神和团队精神战胜了严酷的自然环境。
  我们团队一行8人,除了两名司机师傅是当地人,其余6名队员均不能适应当地环境。但大家怀着对工作和三江源的热爱之情,精诚协作,白天一刻不停地现地搜集素材,晚上整理素材,发表稿件,全身心地投入紧张的工作中。队员们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睡眠不良等高原反应现象,但均能够克服,不是我们有多么强的耐力,正是我们工作中形成的团队精神最终战胜了困难。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记者这一职业,我以前只觉得我们做外业调查监测的人能吃苦,没想到记者们也这么能吃苦。一个如此年轻的团队,表现出超强的战斗力,让我由衷为他们点赞。
  另外一个深刻的感受是,三江源地区随着国家公园理念的深入人心,保护力度大、保护意识强。区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带动地方经济,但当地政府加大保护力度,从政府到老百姓保护意识空前高涨。在澜沧江源园区,政府的宣传到位,当地老百姓对生态保护政策均知晓,且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区内各生态系统均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为澜沧江下游提供了优质的水源。
  这次三江源之行让我印象深刻,我感受到了中国绿色时报记者的职业精神,也感受到三江源国家公园理念的深入人心。我也将立足我的岗位,继续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公园建设尽微薄之力。
  9月25日,中国绿色时报“走进国家公园”融媒报道活动启动。9月25日-10月1日,6人组成的报道组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完成了7天6夜的采访报道,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高原风土人情、野生动植物及大美风光。
第二张图片:9月30日,采访团来到位于可可西里腹地的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合影依次为:本报记者迟诚(左一)、刘露霏(左二)、宋平(左四)、王爽宇(右一)、果叮咚(右二),国家林草局西北院王飞(右四、本次负责无人机拍摄),保护站工作人员才仁多杰(左三)、索加(右三)。
中国绿色时报 2020-10-12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态  生物多样性  野生动物  生态文明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