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12月10日报道(记者 果叮咚) 贵州省荔波县地处黔桂九万大山腹地,生态良好,气候宜人,风景奇特,被誉为“地球绿宝石”“全球最美喀斯特”。然而如此美丽的荔波却被贫困笼罩,长期以来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指导下,荔波县充分发挥林业行业资源特色优势,让林业科技走向田间地头,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全县18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荔波已于2020年实现历史性脱贫摘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荔波县是中国林学会定点帮扶县。过去一年来,中国林学会按照国家林草局的统一部署,在荔波县通过开展宣传推介、科学普及、科技服务帮扶等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优势,运用“两翼”力量巩固拓展荔波县脱贫成果。
小城荔波 姚先顿摄
科普惠民 让精彩荔波飞出大山
荔波拥有保存完好的喀斯特原始森林,是地球同纬度难得的一块绿洲,被誉为“地球腰带上最后一块绿宝石。”樟江河从这里流过,千姿百态的水是荔波的精灵,不仅雕刻了瑰丽的喀斯特景观,还养育着荔波的一代代居民,布依族、水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在这里生产生活,传承文化。
《中国影像方志——解码神秘荔波》在CCTV-10播出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根据荔波的现实情况,中国林学会精心策划、全面统筹,开展《中国影像方志——解码神秘荔波》《航拍中国第三季——贵州荔波》等10期推介宣传活动,就荔波生态旅游、科学普及、文化保护、传承历史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摄宣传,让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古老文明插上腾飞的翅膀,为当地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吸引力。
《谁不说俺家乡好》在CCTV-1播出
《谁不说俺家乡好》是为助力疫情后全国脱贫攻坚和复工复产,分享人民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景而打造的特别节目。中国林学会抓住时机邀请中央电视台摄制团队赴贵州荔波,通过记者实地寻访、演播室5G连线、网络视频征集等方式,展现荔波脱贫致富、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成效,让丰富多彩的荔波文化以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得到广泛宣传。节目在CCTV-1频道播出后,最高收视达到0.236,占有率达到4.260。
根据荔波县保护区、湿地公园的现实需求,中国林学会组织专家开展实地科技服务帮扶活动,挖掘“科普中国”微视频创新创业大赛成果,充实当地林业科普信息化资源,开展一系列青少年林业科普讲座,帮助推动林业科普基地、自然教育基地建设。
科技助产 实际解决林农之困
林业是农民最直接、最熟悉的行业之一,利用先进科技发展林草产业对助力农民增收作用显著。林草科技扶贫,不仅能促进林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经济效益,更能传播普及科技知识,提高人口科学技能,提升增收致富能力。
中国林学会通过“乡人乡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利用企业化管理与市场化运作,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造了一批社会责任感强、技术应用能力强、引领示范效益强、主动服务意识强的林业乡土专家。通过林业乡土专家的遴选、培育、示范,这一批乡土专家已成为能够“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富裕一个乡村”的“金品牌”。中国林学会乡土专家是基层科技人员的优秀代表,是打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攻坚力量。
荔波县小七孔镇觉巩村油茶种植大户龙朝清是林草科技扶贫的受益者。龙朝清是小七孔镇当地人,承包了约3000亩的山坡用于发展油茶。记者走进油茶园听龙朝清讲他的致富故事。
曾经的黄沙地,连包谷都种不出,龙朝清通过到各地考察、参加培训等,摸索出了在黄沙地种植油茶的办法。如今已是发展油茶种植的第六个年头,2019年有小部分油茶开始挂果,但挂果面积不大,情况不太理想,这让他有点着急。
今年5月开始,科技服务专家团队多次到龙朝清的油茶基地,不仅指出茶园管理的一些问题,还通过上门培训进行除草、施肥、修枝、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
龙朝清说:“这片山以前全是黄沙地,包谷都种不成,这几年茶树开始结果了,现在还有专家团队专业指导,我要再加把劲好好干,把这片油茶基地做成标杆,让我们的地产出更多果,带动更多村民一起致富。”已与专家互加微信好友的龙朝清表示,现在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在线请教,有了专家的助力,他对于增加产量、过上好日子信心满满。
随着中国林学会林业乡土专家的建设,区域林业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产生了明显的成效。一是敢创新,用好一把“金锄头”。乡土专家上联科研单位,下联农户,参与林业科技专项研发,参加有关生产技术标准和规程的制定,带头进行科技试验,带头开展良种良法的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二是重示范,做强一大“金产业”。乡土专家既有长年积累的实用技术,又有与农民方言沟通的便利,其做法可见、可仿、可学,更易被农户接受。乡土专家通过建设绿色产业基地,提高带动辐射能力,有利于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三是乐服务,成为一位“金乡邻”。乡土专家与科技人员一起为林农提供精准服务,深入林农基地把脉问诊,面对面授课、手把手示范,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类技术指导。四是广宣传,锻造一块“金招牌”。通过编制乡土专家宣传手册,在电视、杂志、网络媒体广泛宣传等方式,全面展示乡土专家的自身技术特长和优势产品,宣传林业乡土专家的技术成果, 打造出一块“金招牌”。
贵州省荔波县朝阳镇八烂水果基地
拓展赋能 为引进产业牵线搭桥
想要发展好,引进、学习先进地区的优质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法宝之一。多年来,国家林草局帮扶荔波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双赢产业,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积极发展生态和经济效益兼顾的林业特色产业,增强荔波内生发展能力。
“把田地流转给公司种百香果,自己再到基地务工,一年的收入能到2万多元。”荔波县黎明关水族乡太吉村村民潘四妹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比种田好多了,还方便照顾家里。”
百香果在荔波被称为“黄金果” 姚先顿摄
荔波县年平均温度18℃左右,无霜期271-356天,非常适宜水果种植。2018年,荔波县将福建的黄金百香果带到了潘四妹所在的太吉村试种,大获成功。引进产业兴在家门口,百香果里淘“黄金”,荔波县黄金百香果种植面积达到7200余亩,预计年产量5200吨,年产值3500万元,辐射带动1100户4300人增收,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荔波县依托生态环境以及优越的自然优势,积极发展仿野生铁皮石斛产业。树上种植铁皮石斛,不占耕地又环保,还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一根根壮实的石斛条,被村民亲切称为脱贫致富的“绿金条”。经过3年发展,目前全县发展铁皮石斛种植加工企业共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专业种植合作社12家,全县林下仿野生种植石斛已达5100亩,受益覆盖农户1859户,年产量69吨,年产值达8100万元,初步形成了原种扩繁-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今年再新增种植5000亩,并在兰鼎山森林公园内集中连片种植打造“荔波万亩仙草原”,使之建成全国最大的活树附生铁皮石斛生产基地。
铁皮石斛和黄金百香果产业成了近两年来助推荔波扶贫产业发展的“新星”,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时任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对黄金百香果、仿野生铁皮石斛产业给予高度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为全省产业扶贫提供了“荔波方案”“荔波样板”。
荔波县特色林草产业的健康发展凸显了林草科技在农村产业革命过程中的重要支撑作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谱写了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实践硕果和生动华章。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实现长期脱贫、永久脱贫才是根本目的。面向未来,以中国林学会为代表的林草科技社会组织将按照国家林草局推进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组织连接、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等工作,推动荔波绿色发展,促进荔波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图片除署名外由中国林学会、荔波县林业局提供)
中国绿色时报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