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座谈会会场。科技日报记者周维海摄
科技日报北京1月23日电 建设创新型国家,国立的科研院所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科研院所的领导在想什么?科学家有什么意见?今天下午,中国科学院和本报共同举办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座谈会”,邀请工作在科研第一线的所长、书记座谈学习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的体会。
座谈会由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主持。中科院党组副书记方新、高能物理所所长陈和生院士、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微生物所所长高福、大气物理所所长王会军、自动化所党委书记张平出席了座谈会并发言。科技日报社总编辑陈泉涌、副总编辑阎新华、秘书长李中军及各部门领导也参加了座谈会。
中科院党组副书记方新在座谈会开始时讲话。她说,中科院党组非常重视这次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的学习和贯彻。路甬祥院长曾多次指示,要多听取科学家的意见,听所长们的意见,听工作在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因此我们举办了这次座谈会。方新指出,贯彻科技大会精神,要把握好大会精神的实质,包括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解,包括对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方针的理解,包括对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解;也要加深对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理解。中科院各院所要结合对这些精神的理解,找准自己的定位,使研究所有更大的发展。
座谈会上,针对个别科研人员认为“强调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就意味着科研院所被边缘化”的观点,李国杰院士指出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他说,虽然目前很多企业的创新能力并不是很强,但科研单位的责任就是给它们提供帮助。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实际上有很强的创新动力和需求。科研单位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高福所长说,我国目前大概有近百家生物医药高技术企业,但是在国家专利局查查这些企业所拥有的专利,平均每家企业不到一个。另一方面,我们又有很多没有得到应用的“垃圾专利”。为什么会出现“垃圾专利”?就是因为发明人没有考虑企业的需要,也就不可能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陈和生院士提到,在科技决策时,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制定A项计划时,找的是一批专家,在制定B项计划时,又找了另外的一批专家。怎么才能建立一个科学的决策机制?陈和生院士认为,可以参考国外的经验,比如设立一个权威、任期相对固定的专家委员会,进行通盘考虑。
张平书记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合理规划很重要。在现行的状况下,一方面我们的经费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也存在经费使用比较分散的问题。同样的一个研究方向,大家都瞄准到前沿一个地方,做的单位越来越多,每一个单位都不能保证有相对充足的资源来做投入,还是必须要集中资源。
王会军所长认为,现在的科技投入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很容易导致科技界无序竞争。另外,对于研究机构、企业、大学来说,未来也还需要在机制方面做更深入的探讨。应该认识到,整个国家的科技体制的改革还在进行中,甚至还没有进入到高潮。
点评:多听听来自科研一线的声音
科技日报 问天
“多听来自科研一线的声音。”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谈到如何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时这样说。
这是有的放矢的中肯之言。全面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巨大的、艰巨的、崭新的历史任务。党中央已经制定了战略目标和方针,但涉及到科技界该如何做,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来回答,具体到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单位,该如何按照中央的精神把自身的科研有机地融入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更是有赖于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的科研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
在旁听“建设创新型国家座谈会”时,笔者深感路院长所言甚是。来自中科院几个研究所的所长们在谈到这样一个“大题目”时,很少有从概念到概念的诠释,不囿于一般化的表态,而是能从自身的科研和管理的深刻体验中,从自己专业特点出发,谈到许多创新的思路,指出不少问题的症结,做出一些精辟的分析。
倾听来自一线的声音,这是我们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进程中,更需要这种精神的继承和光大。
李大庆 胡唯元 科技日报 2006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