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我国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取得新突破



安徽淮北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


安徽铜陵铜矿废弃地植被恢复


安徽铜陵铜矿废弃地立地状况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2020年联合印发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把“长江重点生态区矿山生态修复”列为重点任务,亚林所生态修复研究团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致力于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为废弃矿山转为“生态”福地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对矿山修复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后才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亚林所张建锋研究员说,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工作任重道远,要加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重点解决历史遗留露天矿山生态破坏问题,加强矿山开采边坡综合整治,进行地形重塑、生态植被重建,恢复矿区生态环境。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强化矿山废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合理开展矿山生态重建,促进矿区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和增强。
亚林所生态修复研究团队自2007年开始,以长三角地区安徽省两种典型的矿区--铜陵地区铜官山铜矿废弃地和淮北煤矿塌陷区为实验点,选择不同类型废弃地,采取田间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开展了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通过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状等,分析了铜污染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探究了不同植被铜元素的积累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揭示了矿区废弃地土壤特性及不同植物生态适应性,提出了相应的植被恢复技术。
近日,该团队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和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分别发表题为“Effect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on copper accumulation of copper-mine abandoned land in Tongling, China(铜陵地区不同植物对铜矿废弃地铜积累的效果)”、“Effect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Soil Enzyme Activity in Copper and Coal Mining Areas(不同植被恢复对铜矿和煤矿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的研究论文。相关研究探讨了不同植物在铜矿废弃地的生态响应机制,分析了不同植物修复方式对铜矿和煤矿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生态修复方式的作用效果,为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了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在系统研究、技术推广与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团队还申请了相关发明专利。近期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铜矿废弃地植被恢复的方法(ZL201811160034.1)”获得授权。上述成果将有力助推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促进国土绿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保障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林草局“948”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论文第一作者分别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王荣嘉和硕士毕业生孙慧,通讯作者为张建锋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博士毕业生孙士咏、山东省林科院秦光华研究员、宋玉民研究员和李宗泰副研究员参与了相关研究。(王荣嘉/亚林所)
王荣嘉 中国林科院亚林所 2022-04-01

关键词 国土绿化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生态保护  生态修复  矿区废弃地  矿区绿化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