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早在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余村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同志高超的政治智慧、深邃的战略思考和强烈的历史担当。
10余年来,浙江省和安吉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树立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样板。在这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中,当地干部群众有过痛苦,有过困惑,也有过彷徨……但他们最终成功地将“生态资本”转化成“富民资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走进浙江,走进安吉,沿着习近平同志在安吉考察时的足迹,探寻和思考生态文明发展的安吉“密码”。
初冬的安吉余村,依旧是群山滴翠,竹海绵延。这里三面青山环绕,入眼皆是美景。凌空俯瞰,漫山翠竹将村庄装扮成一片舒展开来的硕大绿叶,澄澈的余村溪穿村而过,成为“叶脉”上最为动人的风景。
余村村口,一块巨大的石碑傲然矗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大字清晰可见。10多年来,这10个大字已经深深镌刻在余村人和5600万之江儿女心中。
不远处的余村文化馆外广场上,空气负氧离子探测器显示,负氧离子为4.8万个,清新怡人的空气扑面而来。道路两旁,一座座红顶黄墙的三层小洋楼整齐排列,蓝天、红顶、绿植,次第排开的景致让这个小村落平添几分江南的婉约和柔美。
看着这样的美景,人们难以想象,这里曾因开矿而灰尘遍布,山林失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2年前,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这一科学论断,拨开发展迷雾,为余村、安吉和浙江的发展指明了新路。
十多年来,安吉和浙江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守护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
十多年来,安吉和浙江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倾力呵护一方绿水青山,精心谋划经济转型升级,迎来“美丽经济大时代”。一幅青山绿水、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正在之江大地蔚然铺展。
青山未老,绿水可期。“两山”重要思想,正在引领安吉和浙江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为解决时代发展课题诞生的重大科学论断
安且吉兮。也许从汉帝赐名开始,这个浙江北部一隅的县城就埋下了穿越千年的伏笔。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叙事中,没有人可以无视发生在浙北山区安吉的故事。
三面环山,中流一溪。虽然时间已近11月底,但余村依旧满眼青翠,沿街一排排整洁的小洋楼以及看似无雕琢的“自然”街景,让人恍惚身处异国风情小镇。
因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余村正成为新的旅游“网红”。据当地村民介绍,每天都有至少3趟大巴车从上海、苏州等地开进余村,在带来游客的同时也为村民带来无限商机。
如果将时间往回倒拨20年甚至30年,靠“卖空气”和“卖风景”吃饭,是余村人无论如何不敢想也想不到的。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浙江的20个贫困县名单中,安吉赫然在列。正所谓靠山吃山,憋着劲儿“摘帽”的安吉走上了工业立县之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守着天目山俞岭和余村坞的余村也不例外,炸山开矿,卖矿石、造水泥。
阵阵“轰隆隆”声中,村民的钱袋子是鼓起来了,从“贫困村”到年集体收入300多万的“富裕村”,余村的账面是好看了,但漫天的黄色尘土,仿佛被装上“昏暗”滤镜的山林,却成了余村新的烦恼。
“村民窗户上都是尘土,衣服哪敢晾在外面啊!”当时作为《安吉日报》记者的陈毛应见证并记录下了余村的疮痍。递铺街道桃园村郭生来老汉至今仍记得:“自从上游办起工厂后,溪水上全是白色的泡沫,几里外都能闻到臭气,水里鱼虾绝迹。”以鱼鹰捕鱼为生的他,不得已含泪卖掉了鱼鹰。
而之后的一次爆炸造成的村民伤亡事故,再一次为当地的发展敲响了警钟,也倒逼当地政府部门在“怎么发展”这条分叉路上,不得不重新做出选择。
因为贫困,所以在余村乃至安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最先短兵相接;也同样是因为腾挪转圜空间不够大,发展路径选择失误产生的一系列后果显现得更明显更快速。安吉和余村的发展,就这样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将发展的时代之问推到了人们面前。
彼时的浙江,勇立改革开放的潮头,在深度塑造自身的同时也遭遇着“成长的烦恼”——资源支持不住,环境承载不下,发展难以持续。彼时的中国,经济虽大却还不够强,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频遭诟病,经济发展动力及轨道的切换成为重要议题。
初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发展苦果,余村人痛定思痛关掉了石矿和水泥厂。“只有在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这一段发展的小弯路也迫使安吉县作出‘生态立县’的新决断。”安吉县委副书记赵德清说。
1998年,安吉全县共投入8000多万元,对74家水污染企业进行强制治理,关闭33家污染企业,243家矿山企业整治后只剩下达标的17家。
集体收入断崖式“落水”,大量村民失业赋闲,发展的转轨所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阵痛是显著的。持续的质疑和反对声,考问着“生态立县”的发展道路,也在另一方面不断激发着绿色发展的生态自觉。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考察,对村里关闭矿区、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
“在简陋的村委会会议室举行的座谈会上,他告诫我们:‘不要迷恋过去的发展模式,下决心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余村村委会主任潘文革说。
余村考察9天之后,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文。文中说:“我省‘七山一水两分田’,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
“两山论”的历史性出场,不仅在余村以及安吉起到了定纷止争的作用,更以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长远的发展智慧,开启了之江大地的发展新实践。
实践是检验“两山”思想的唯一标准
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犹如一场接力赛,能否坚定不移地一届接着一届抓,一棒一棒往下传,取决于是否具有高瞻远瞩的视野和政治定力。
大道至简,却知易行难。
“从工业立县到生态立县,这是一次艰难而痛苦的选择,但想想安吉的未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安吉县委书记沈铭权说。
然而,无论是实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还是进阶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不能不围绕“转换”做文章。
资源如何变资本?“美丽”如何成生产力?在困惑中,安吉摸着石头过河,大胆闯,大胆试,闯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路子。
向生态要效益,安吉独辟“绿”径,以项目为抓手,加快第一产业“跨二进三”。“一竿毛竹富了一县农民,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一把转椅富了一方经济”,竹子、白茶和转椅,三大绿色产业让安吉农村经济实现了腾飞。
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提出“两山”重要思想的会议室一街之隔,是村民胡爱莲的家。她和爱搞研究的爱人演绎了新时代的“靠山吃山”故事,他们手握十几项竹地板发明专利,生产的竹地板销往全国和世界各地。
在拥有“中国白茶第一村”美誉的安吉溪龙乡黄杜村的茶园里,茶农阮波向记者讲述了发展茶产业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我家里共种了200亩茶叶,每亩纯收益在8000元以上。现在,我们的茶叶有了可追溯体系,有了自己的品牌,还加入了茶产业青年创业联盟,村民们都依靠茶叶这片叶子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自豪洋溢在阮波的脸上。
目前,安吉白茶种植总规模达17万亩,年产量1860吨,产值24.74亿元。
十年接力,薪火相传。沿着生态文明这条道路走下去的安吉,绘就了两条曲线图:
一条是绿水青山曲线图——上世纪90年代,安吉西苕溪水质严重污染,水质变成了V类甚至劣V类;而如今,安吉境内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安吉的万元GDP能耗从2005年的每万元0.68吨标准煤,下降到2016年的每万元0.4吨标准煤,低于全省和全市的0.50吨和0.66吨标准煤的标准;
一条是金山银山曲线图——2016年,安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31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12年间安吉经济总量的扩张速度快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尤其是财政总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两条曲线,同向而行,同步而进。
坚定发展道路和自信,咬定“青山”,靠的是定力;而这份定力,更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发展为了什么”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
从生态县的创建,到美丽乡村破茧而出,安吉进行的这场绿色“接力跑”,跑出了信心,跑出了希望,跑出了一条经济与环境、城镇与乡村、经济与社会互促共进的绿色发展之路。安吉模式以鲜活生动的实践,证明了“两山”重要思想的力量,为这场“发展观上的深刻变革”做出鲜明注脚。
制度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稳定的制度保证。
今年8月,安吉县龙山林场场长黄世清又有了一个新头衔——“二级林长”,成为他所负责林区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消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像黄世清一样,安吉的“林长”还有200多位。
“根据我县林区分布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系,林长制分为三级,覆盖全县范围内的所有林区。”安吉县林业局副局长邹平介绍说,其中,一级林长由联系乡镇(街道)县领导担任,二级林长由所在乡镇(街道)领导和国有林场长担任,三级林长由所在行政村(社区)领导担任。
安吉建立“林长制”,在浙江乃至全国都是首创。这也是安吉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绿水青山”如何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这是安吉人的困惑,也是当时浙江各地普遍存在的困惑。
按照“两山”重要思想揭示的“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安吉选择的转化之路,就是经营村庄、经营生态,并用制度为生态文明落地建立有效保障。安吉地处长三角,周围是高速发展的城市群,其优势在生态,核心竞争力是乡村,应该抓住优势把乡村作为主战场,打造成长三角生态宝地。
在发展中,安吉人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是一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之路,不仅是对原有发展观、政绩观、价值观和财富观的全新洗礼,更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安吉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推出了一揽子硬制度。
——不简单地以GDP论英雄。制定《安吉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将36个直属机关单位分为A、B两类,根据考核内容细化考核指标和分值,由县生态文明办对牵头部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县综合考核,作为对各部门评先评优、通报排名的依据。同时,还制定出台大气、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等配套政策。
——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2015年,调整完善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融合规划体系、战略目标、控制指标、规划时序、空间布局、信息系统和实施机制,探索出“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多规融合模式,成为首个省级规划调整完善试点样板区。目前,安吉全县禁止建设区由原规划的19%提高至52%,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比例由原规划的65%下降至51%,坡度6度以下优质基本农田净增加万余亩。
——实施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制度。把审计内容细化到土地、水、森林资源管理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目前正推进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工作,建立更加常态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通过税收政策调整产业和企业布局。2012年,安吉县开展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以“亩产税收”衡量企业项目效益,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落后产能和劣势企业,依据“亩产税收”贡献,综合企业排污、安全生产等因素,实行“分类分档”“高征高奖”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将征收范围按行政区域进行等级划分,提升适用税率,并按照区域、行业、亩产税收等情况,给予0、30%、50%、100%四档减免。
——实现农村“垃圾不落地”。由农户及沿街门店将农村垃圾分类后,定时定点投放,定时清运,桶车对接,密闭运输。2016年11月,制定《农村生活垃圾不落地收集实施办法(试行)》,通过完善垃圾收集设施,规范垃圾收集方式,不断改善村庄卫生环境,成功创建美丽乡村行政村179个、建成精品村164个,12个乡镇实现全覆盖。
——用绿色金融引导绿色产业发展。2016年5月,安吉农商银行在全国地方性小法人金融机构中率先成立首家绿色金融事业部,以绿色信贷的全流程管理作为突破口,通过探索构建绿色组织体系、绿色指标体系、绿色考评体系,不断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引导全社会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
——推动生态文化深入人心。将生态文明写入小学生教材,写入村规民约,增强村民的自律,生态文化正在成为安吉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一种自觉。
安吉探索的思考和启示
世界文明之路如何行进,人类将向何处去?这一人类文明之问,正成为世界各国必须共同应对的时代之问。
孕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浙江,在21世纪初就遇到了“保护”与“发展”的冲突。十几年间,安吉乃至浙江在思索中看到“统一”之法,在困境中找到“双赢”之道。浙江人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10.5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故事正在生动演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报告再次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两山”重要思想正在从安吉走向浙江,走向全国。
安吉和浙江省践行“两山”重要思想是理念创新、战略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组成的综合性创新,践行“两山”重要思想进程中不仅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经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价值追求;
坚持经济生态化不动摇,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经济生态化,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腾笼换鸟”“空间换地”“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开辟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坚持生态经济化不动摇,努力将“生态资本”转化为“富民资本”,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安吉县和静海县基本实现了绿水青山的价值目标,杭州市淳安县仅生态补偿每年就可获得4亿元的财政转移支付;
坚持体制机制改革,以制度激励人们树立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浙江是全国第一个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的省份,是全国第一个开展区域之间水权交易的省份,是全国第一个出台省级层面生态补偿制度的省份,正是这些制度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保障了“资源小省”变成“经济强省”;
坚持齐抓共管,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公众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正是由于充分发挥了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才形成了社会合力,保证了浙江的绿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实施绿色评价标准化战略,使得绿色发展可评价、可比较、可示范。绿色评价标准是建立在统计数据、检测数据、问卷调查基础上的绿色发展水平的量化标准和指标体系。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安吉县提供了“安吉标准”,并上升为国家标准。在未来的美丽中国建设中,同样应该明确“美丽标准”,实现生态文化美、生态环境美、生态家园美的目标。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两山”重要思想,必将引领浙江和中国发展迈向更新层次和更新境界。(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调研组组长: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 成员:光明日报记者李慧、王丹、沈耀峰、严红枫,图片由安吉县委宣传部提供)
光明日报 201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