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林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之十二
林子造在哪里,治沙治在哪里?
解答这类问题看似简单,却需要大量基础数据作为支撑。林业信息化的介入,能确保每一处地块山头的林业资源实现数据的科学可查、可测、可管。
也正是基于此,国家林业局出台的《全国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信息化单独列章,作出加快推进林业信息化的战略部署,意即将林业信息化与林业核心业务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用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
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所长鞠洪波研究员介绍说,2006年-2010年,中国林科院对数字林业的研究大致可分为3个方向,这也构成了“十二五”时期继续开展研究的基础:森林资源的数字化经营管理,以遥感和GIS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林业资源数字化监测和建设计算机、网络服务平台及面向全国、支持各地用户共享的林业科学数据中心。近年来,中国林科院开展的数字林业技术研究,在集体林权改革、林业重点工程和公益林建设、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施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技术体系研究是由科技部支持、国家林业局唯一独立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研究目的是促进可持续经营,提高监测水平,为规划和战略研究提供家底数据和科技支撑。
项目首次构建了结构合理的森林资源综合监测、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及天—空—地一体化、点—线—面多尺度、资源—工程—灾害综合监测技术体系,研建了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资源、湿地资源、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林业生态工程信息快速提取技术,实现了不同尺度的森林资源、湿地资源、森林灾害和林业生态工程信息的快速采集、分析和处理,研发了3S集成的森林资源综合监测集成系统平台,实现了森林、湿地、森林灾害、林业生态工程各专项监测技术、模型、方法和系统的集成和统一运行。2011年,项目荣获第四届梁希林业科技一等奖。
目前,北京、内蒙古、重庆、湖南等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省(区、市)20余个县(市)级林区开展了推广和应用示范。项目的实施,解决了近50年来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中存在的单项监测互相独立、内容完备性差、监测水平低等造成的监测效率低、信息共享难等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了森林、湿地、灾害、工程监测管理和信息化水平。
在森林资源监测技术方面,提出了低、中、高分辨率森林植被遥感信息快速提取的技术方法,其中提出的非木质资源调查监测技术,填补了我国空白。首次提出了可变单木生长模型、林分直径分布模型、全林分年生长模型的耦合模型。研发了集GIS、RS、GPS和移动通讯等技术于一体的多专题快速采集系统及森林资源监测技术集成系统。在2009年,仅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北京市范围的二类调查外业、内业等工作,由原来的2年时间缩减到8个月。
湿地资源监测技术领域突破了多项前沿核心技术,提出了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湿地信息快速提取技术体系,建立了湿地资源综合评价技术,构建了多元、多尺度湿地资源空间预测模型和算法,研发了3S集成的湿地资源监测与评价系统。成果适应湿地资源类型复杂、边界提取困难、时空变化特征明显等特点,有利于提升我国湿地监测水平,提高监测效率,降低监测成本,为准确模拟我国典型湿地类型的科学演变规律提供科技支撑。成果在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中得到应用,并在北京湿地、三江平原湿地、青海三江源湿地、湖南洞庭湖湿地、江苏盐城湿地、吉林洮儿河湿地、长江三峡湿地等典型湿地区域进行了示范应用。
森林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是利用3S等高新技术开展森林有害生物、森林火灾监测与预警技术的研究,不仅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信息的网络化采集、传输、处理、分析、评价、发布与共享,为管理提供了精细化的监测、宏观决策与应急响应的数据服务平台,还实现了多级部门在同一个平台根据不同权限,协同开展灾害监测与预警作业。目前,这一成果已在国家、6个省级、数百个县级、近千个乡级林业森防管理机构实现业务应用,提高了森林灾害管理的效率,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发现灾情并作出预测和科学防治,降低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失。
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监测技术则紧紧围绕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长防及沿海防护林工程等实际需求,提出了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实施进展、规模和空间分布信息的准确提取技术,研建了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及成效的动态监测技术、工程实施对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影响的评价方法,以及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综合防护方面的效益评价方法,研发了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综合系统,实现了重点林业工程动态监测、工程质量检查和效益评价等各种服务功能。(中国绿色时报2012-03-21,记者 郝健 林泽攀 王建兰)
图片说明:
森林灾害监测图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
中国林科院宣传中心 20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