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下,云南新品种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领先全国,到2007年4月为止,云南已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宗鲜切花新品种总计23个,占全国鲜鲜切花新品种总数的70%左右,其中月季新品种17个,占全国蔷薇属新品种总数的50%;花农对花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明显提高,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逐步推进。
目前,云南商品化生产的自主花卉新品种已有7个,其中月季新品种“冰清”、“往日情怀”、“云熙”和“安琪拉”的种植面积近100亩,鲜切花价格是市场均价的2~3倍,另外杨月季公司生产的“冰情”和“往日情怀”新品种的鲜切花产品较受日本市场欢迎,年出口量超过了50万枝条;今年以来,省农科院花卉所的复色康乃馨新品种“云之蝶”的种苗销售量约80万株,其行情略高于其它老品种。
虽然云南花卉新品种研发、推广和保护工作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在花卉创新型人才培育、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新品种研发投入以及新品种商品化推广销售等方面依旧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
发展至今,云南花卉产业已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自主创新能力逐年提升。那么,在促进花卉产业升级中起关键作用的花卉新品种研发和花卉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如何呢?云南花卉新品推广是个什么样的现状?今年5月,我们对此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了解,走访了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新品种选育领先全国
据了解,1999~2007年间,我国培育的木本和草本花卉新品种累计约91个,其中月季、一品红、牡丹、杜鹃和山茶等木本类花卉新品77个,康乃馨、非洲菊、百合、唐苍蒲、兰花等草本花卉新品14个(详情见表1)。1999~2006年,国内外育种单位或个人共向我国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申请保护的月季、百合、康乃馨、非洲菊、菊花等鲜切花新品种为219个,其中月季131个、百合18个、香石竹17个、非洲菊19个、菊花34个。从以上情况看,云南是目前获得花卉新种授权最多的省份,花卉新品种自主研发能力领先全国。
随着全国花卉产业的迅速发展,最近几年,云南省农科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云南科研单位和一些有实力的花卉企业,在花卉新品种引进、选育以及花卉种质资源的收集和新品研发技术体系等方面的工作明显加强。从2004年云南获得第一个大宗商品鲜切花新品种月季(冰清)以来,到2007年4月份为止,全省获得知识产权证书的大宗鲜切花新品种共23个(详情见表2),占全国鲜切花新品总数的70%左右。2004~2007年,已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初审和实质性审核的百合、非洲菊、蔷薇、石竹、杜鹃、木兰属花卉品种30余个;此外,云南还大力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野生花卉新品种,其中秋海棠、杜鹃、木兰、兜兰、角蒿、乌头、中国桔梗等特色花卉,目前正处于引种驯化和选育阶段,其中乌头和中国桔梗的产业化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桔梗重瓣新品种快速育成的方法”(200410079514.7)和“中国桔梗四倍体的培育方法”(200610048820.3)两项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均已公示。到目前为止,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通海丽都花卉产业有限公司已建立起了上百亩的品种资源圃,收集和保存了近千个月季、康乃馨等花卉品种的种质资源、近缘种、中间材料、杂交后代、杂交胚培植株及已选育的优良株系。与此同时,科研单位通过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引进品种的性状、抗性、染色体倍性等进行初步分析,掌握了大部分花卉品种的优良性状和基因、遗传背景等情报,有的花卉企业通过多年的实践后,也掌握和储备了大批各类花卉品种的种植技术和栽培数据,从而保障了云南花卉新品种研发持续、稳定地发展。
云南鲜切花生产所需品种90%以上依靠进口,打破国外知识产权技术壁垒加快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技术、管理机制和品种研发),是现今云南花卉产业升级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云南省今年已启动为期4年的“云南主栽鲜鲜切花新品种选育及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旨在以选育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和集成示范生产关键技术为突破口,搭建一个以企业为主体、科研单位为技术支撑的花卉自主创新体系,培植一批具有良好效益又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另外,对于传统鲜切花(月季、菊花、香石竹),本项目还将争取使用已过保护期的品种及本地资源作为基础材料,开展育种工作,获得株系或中间材料再进一步加以利用,以避免采用自然芽变、诱变等育种技术获得“实质性派生品种”而造成产权不清,避免所用技术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二、新品种推广初显成效
经过几年的发展,云南花卉新品种研发体系呈现出了“企业和科研单位相互结合”的格局,科研机构给花卉新品种研发提供了技术保障,企业灵活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和管理机制,则给新品种推广注入了新鲜血液,加快了花卉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新品种推广初显成效,部分新品种鲜切花还实现了出口,种植新品种的花农开始受益。
从2006年初开始,云南有3家企事业单位进行自育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商品化生产的新品种有杨月季公司的月季“冰清”和“往日情怀”,丽都公司的月季“云熙”和“安琪拉”,以上月季新品种的推广种植面积累计100亩左右。从目前的情况看,云南花卉新品种的推广模式共有三种:
一是以丽都公司为代表的“丽都模式”。育种者(丽都公司)生产出新品种种苗后,公司留用一部分种苗作为示范性种植,其余种苗仅以进口专利苗四分之一的价格出售给农户;农户按协议约定种植的新品种切花由公司负责收购,并通过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进行交易,除去种苗费用(含专利费)和少量的包装、运输费外,销售所得全部返还农户。据丽都公司董事长朱应雄介绍,今年在通海推广种植的“云熙”和“安琪拉”月季新品种,因枝条直立、基枝发生力强、切花瓶插期长、抗病性(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和适应性强等特点,较受消费者喜欢,其切花均价为1.5~2.0元/枝,是月季老品种“雪山”均价的2~3倍。丽都公司以富民为落脚点,降低品种专利费,本地花农仅支付1.0元/株的专利费便可按协议种植。今后,该公司还将继续扩大推广范围和种植面积,并从2008年开始陆续推广其它自育月季新品。
二是以杨月季公司为代表的“外向型模式”。自育新品种种苗及其切花均由育种人(杨月季公司)自己生产,切花产品通过自己的销售渠道“直线”出口。据杨月季公司副总经理吴华介绍,2005年底和2006年初正式作为商品切花生产的“冰清”和“往日情怀”,现有20亩左右,切花在日本市场的反响特别好,出口量总共50余万枝。
三是以省农科院花卉所为代表的“科研+企业”模式。新品种推广与科研分开,种苗生产及其销售委托花卉公司运作,面向所有种植者推广,且不收取专利费,企业仅从种苗销售中获利。由省农科院花卉所选育并于今年上市的复色康乃馨“云之蝶”新品种,其种苗的销售量已达80万株,切花售价平均为0.5元/枝,行情较2005年开始推广的红色品种“云红1号”和“云红2号”好,价格略高于从国外引进的其它复色老品种。对于这一新品种推广模式,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康乃馨育种专家莫锡君解释说,研发新品种的目的就是要摆脱长期对国外的依赖,让生产者们放心大胆地去开拓市场,以推进花卉产业发展。当然,新品种被扔到市场的“海洋”中去考验后,如果能像“马斯特”(目前云南种植最多的康乃馨品种)那样受欢迎,育种商自然也会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品种权,届时,育种人自然受益。
三、品种保护逐步推进
近两三年来,在众多企业和广大花卉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云南在花卉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政府和有关部门则积极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宣传工作,并加紧制定保护花卉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建立花卉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等等。
按照2006年全省花卉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进一步加大花卉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企业和花农的知识产权意识,为鼓励和保护新品种研发,吸引国外花卉企业进入云南创造良好条件”的要求,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制定花卉新品种保护的地方条例,即《云南省花卉新品种保护条例》,在花卉新品种自主研发、品种引进、登记、繁殖生产、市场营销、违规处罚等方面建立了明确的制度。据了解,在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该《条例》已被纳入2007年立法计划。为争取该条例早日提请审议,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目前正与相关单位抓紧进行调研论证工作。另外,为完善新品种申请体系,“国家林业局月季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中心”也建到了云南,该测试中心将在有关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和组织下于今年建成,预计2008年可以进行新品种测试。
此外,生产者特别是花农,对花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明显增强,部分花农也开始自费从国外进口专利苗,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市场信誉。最近,我们对全省40余家花卉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64.35的人认为“如果不遵守品种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大量繁育‘盗版苗’,则会被揭发”,且85.2%的人知道在生产某些品种前通过网站、管理机构查询自己生产的品种是否是专利品种,如果是,自己又未获得育种商或者代理商的授权,则会主动放弃生产,即使有人冒险生产,但也不敢大面积种植。此外,云南英茂花卉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国外多家育种商联合,制定了保护新品种知识产权的相关措施,如EAC制度(康乃馨出口许可证制度),大大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促进云南鲜切花出口,增加了产品经济效益。
新品种研发和保护工作的进步,促进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育种商与云南的花卉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更多国际流行的新品种不断被引进到云南进行试种,云南花卉品种结构也因此得到了丰富和调整。例如,今年法国莫尔海姆玫瑰贸易公司分别在云南丽都花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公司建立了2个月季新品种试验站,今后莫尔海姆每年都送选上百个月季新品种在云南免费试种。
四、存在问题
云南省新品种研发起步晚,在科技支撑体系、新品种储备、新品种推广应用、人才培育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花卉新品种研发的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就云南的情况看,目前进行新品种研发的有关技术手段、设施设备还不健全,新品研发基础薄弱,研发机构小而分散,投入不大,连续性不好。有技术和人才资源的科研单位如省农科院花卉所,虽然进行了品种研发,但市场化运作环节薄弱;而有些单位如大专院校,有人力资源,但却停留在小打小闹阶段,没有系统化进行新品开发;企业有市场运作经验,但又缺乏科技实力。
第二,缺乏花卉新品种研发人才。眼下,获得过新品种权证书的2家企业,各家都有2~3个核心技术人员,他们从事花卉生产和品种选育的时间达15年以上,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但是,从整体上看,云南的1000余家花卉企业里面,花卉技术人员学历层次低,且很多是从其它领域转行而来的;企业人员流动频繁,导致生产技术不稳定。
第三,保护花卉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尚未很好地执行。云南花卉企业发展时间较短,在资金、技术和人力等方面,与农业领域的很多企业如种子公司相差甚远。一方面没有较强的实力去研发和推广新品种,另一方面当花卉新品种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能力去打官司,也没有实力应对投诉。据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副司长李东升介绍,每年花卉知识产权的投诉案件微乎其微,近年曾有国外公司投诉中国花卉企业,但最终结果是双方“和解”。
第四,花卉新品申报费用过高。据了解,目前我国育种人成功申报一个新品种需要费用2万元左右(包含申报费、专家鉴定费用等),之后每年还得交纳1500元的保护费;而有些国家不但没有新品种申请费用,还对育种人进行奖励。就花卉品种申报费一事,最近对云南40余家公司的问卷调查表明,68.8%的人认为申请费用高,18.8%的人认为一般,12.4%的人认为费用低。对这一问题,5月末,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和国家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三部委有关领导将亲临云南花卉企业和单位调研,听取有关花卉企业、单位和个人对调整收费标准、制定减缓办法和资助政策的具体建议。
第五,企业实力还不够强大。云南花卉企业发展时间短,资本积累小,实力不强,用于新品研发的资金较少,而国外很多花卉企业如德国科德斯育种公司,成长历史近150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储备了高达8000多个月季新品种,每年都有几十个新品种向全世界推广,仅专利权费一项就获利匪浅。
第六,新品推广缓慢。由于人力、物力匮乏,育种研究不能持续、深入、系统地进行。花卉育种技术和管理体系落后,导致育种周期长,效率较低,加之现有的品种登录和保护制度不完善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品种创新研发,同时使品种侵权行为孳生。目前,已开展的育种工作重点还主要停留在改良观赏性状方向上,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体系较为薄弱。近年来,云南省新品种推广虽然有所突破,但是离真正的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甚远,自育新品种还未真正进入国际流行品种行列。(陆继亮/文并摄影)
云南花卉信息中心 200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