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齐划一的服装、轻松欢快的笑声,或三五成群欣赏着院史馆前的月季,或在雪松林下的郑万钧雕像前停足驻立,或是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里近距离感受着一颗种子的生命勃发,或是通过触摸古树年轮感受着百年历史的痕迹与沧桑……他们年轻、朝气、有活力,今天,他们是这里的客人,明天也有可能就是这里的主人。
近日,我院相继举办“木材科学与技术”和“林木遗传育种”大学生主题夏令营,吸引了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海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全国20余所知名农林院校的50多名大学生到中国林科院参观学习,并和自己喜欢的导师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和讨论。这是我院自2018年举办首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的第二年,规模比去年扩大了一倍,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把全国最优秀的大学生吸引到院里来,近距离感受林草科技创新国家队的科研水平和一流的条件创新平台。
研究生部主任林群说,我院有一流的科研创新平台和一流的导师,但是由于没有本科教育,生源质量一直是制约我院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一乐也。”近来来,为了吸引优秀生源,我院通过加强招生宣传,以及出台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优秀的本科生和硕士生报考我院。例如,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本科生报考我院,可指定由知名的博导担任导师,并给予2万元奖励,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再奖励1万元,而且优先支持出国联合培养一年以上。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庆银说,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林学学科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也是我国林木遗传育种的重要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高地。在去年举办的首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学生夏令营活动中,28名营员中的12人已顺利进入我院进行研究生学习,初步实现了优化研究生选拔方式和提高生源质量的设营初衷。曾庆银强调,今年是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学生夏令营举办的第二年,无论是报名人数还是生源质量都较去年有大幅提升,充分说明了举办大学生夏令营是吸引优秀生源的一项重要举措。另外,实验室还将在提高研究生待遇、增强学术氛围、加大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等方面积极为研究生成长创造条件。
“木工实操体验是此次夏令营中最受学生们青睐的活动,在听完木工师傅的工艺讲解和操作方法后,营员们分组完成了‘木拱桥’的手工制作和搭建任务。”木材工业研究所党委书记黄冰热情的说,木工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工匠精神如何在新时代下得以永续传承,并发扬光大,需要精益的科学技术,更需要从心底里热爱科学、热爱木材科学与工艺的人去钻研、去研究、去精益求精。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黄冰希望真正热爱木材科学、具有浓厚科研兴趣的学生可以在这里留下,发挥自身的才艺和特长,练就本领,服务行业,接住并握紧这一“接力棒”。
中国林科院研究生教育开始于1979年,是国家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经过40年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在办学条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研究生规模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院拥有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截至2019年,研究生导师队伍拥有博士生导师170人,硕士生导师24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11人。
研究生是中国林科院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目前全院各类在读研究生超过1300人,是在职职工人数的1/3。近年来,中国林科院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培养改革,创新开展了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举办了导师“立德树人”专题培训、推进研究生纳入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研究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研究生教育培养水平显著提升,成为林草行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文:宋平/院办 图:韩华/重点实验室 王超 张星梅木工所)
中国林科院办公室 重点实验室 木工所 201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