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科技支撑苏尼特右旗草原生态修复 合作共赢助力生态扶贫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中航集团、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苏尼特右旗人民政府合作启动生态修复及生态扶贫试点项目
4月10日,由中国林科院林业所、中航集团、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苏尼特右旗人民政府合作实施的生态修复与生态扶贫项目签约仪式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举行。中航集团党组副书记曹建雄,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徐光,中国林科院林业所党委书记王振,锡林郭勒盟行署副盟长吴潮科,苏尼特右旗旗委书记、旗委常委、副旗长汪峻峰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签约仪式由苏尼特右旗人民政府常务副旗长蒙根飒主持。
  该项目是中航集团捐资、并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共同设立的生态扶贫专项基金资助项目,通过引入中国林科院林业所先进的野牛草育种与制种技术,开展以科技力量为支撑的生态修复及生态扶贫工作,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为中航集团定点帮扶地区——苏尼特右旗的生态环境改善以及草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智力帮扶,助力生态扶贫。
  签约仪式后,与会人员还实地深入苏尼特右旗生态修复及生态扶贫试点项目基地、苏尼特右旗扶贫村级电站项目、大数据服务中心、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苏尼特右旗腾尔利民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地进行了考察调研。
  中航集团,中华环保基金会,苏尼特右旗,中国林科院林业所、院科技处、产业处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专家参加签约仪式。
  苏尼特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西部。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导致该地区草原不同程度退化。野牛草具有突出的抗逆性和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开展野牛草试点生态修复和高产育(制)种技术推广,应用于退化草原恢复与重建,对于帮助当地草原生态修复,形成以草业与草原科技成果驱动的草原生态产业,助力牧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项目首期主要任务是在苏尼特右旗建立100亩野牛草优异亲本筛选及育、制种试验田。
  野牛草原产北美中部温带和亚热带半干旱地区,为禾本科虎尾草亚科野牛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极强的抗旱性、耐践踏、耐热性和抗病虫害能力。自20世纪50年代野牛草作为水土保持植物引入我国以来,因其突出的生态适应能力与极强的抗逆性,在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道路边坡以及水土流失地区等生态脆弱地带重要的植物材料。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草地资源与生态研究室主任孙振元研究员说,草业扶贫是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西藏、内蒙古、新疆、四川、青海、甘肃等草原分布较多的地区,不仅生活着大量的贫困人口,而且这里还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草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会带动草原生活区的贫困人员摆脱贫困,其发展成效还将关系到我国的民族团结、边境安全以及生态安全。
  现任中国林科院林业所草地资源与生态研究室副主任的钱永强副研究员,是此次项目合作中的主要技术负责人。自2002年就一直致力于野牛草的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种质创新研究工作,现已收集野牛草野生种质资源2600余份,并建成了适应于不同生态区的优异亲本群体,已育成一批极具应用潜力的新品系。钱永强表示,我国草业育种与制种水平严重滞后,所需草种几乎全部依靠进口。草种已成为欧美国家“绿色黄金”。野牛草作为最抗旱的饲、坪及生态修复兼用型草种,需求量巨大且价格昂贵。项目将围绕野牛草育种、制种技术研发、生产加工及配套技术服务等任务为主体,以制种及应用模式开发为技术核心,形成“育、繁、制、推”一体化链式产业化模式,推动我国草种国产化,不断满足我国退化草地生态恢复、困难立地植被覆盖和园林绿地建植等巨大的市场需求,实现科技驱动生态扶贫。
  孙振元研究员介绍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统一治理,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的力量,尤其是在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筛选繁殖更多优质草种,推广优质草种用于草原生态恢复等方面要加快研究步伐,为草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文:宋平/院办 图:钱永强/林业所)
中国林科院办公室 林业所 2019-04-20

关键词 草原  生态  生态修复  乡村振兴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