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乍得刮沙尘暴的资料照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指出,紧接水和空气之后,土地是所有生命的基础,土壤一旦丧失,其再造将让人类付出数千年的时间代价。2006年世界环境日聚焦“沙漠和荒漠化”,关注人为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为全人类敲响“沙漠和荒漠化”警钟! 新华社发
世界各国纪念环境日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呼吁重视土地沙漠化问题
新华网北京6月5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安南5日敦促世界各国重视土地沙漠化问题,当天世界各国还分别举行了科普游园、植树植草等活动纪念世界环境日。
安南在世界环境日致辞中说,今年环境日的口号是“莫使旱地沙漠化”,因为旱地退化严重阻碍了人们消除贫穷的进程,威胁着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还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旱地退化和对日益紧缺资源的争夺可使各社区发生冲突。
安南说:“我敦促各国政府和世界各地的社区重点注意在沙漠边缘生活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使居住在那里的人民有希望在未来享有和平、健康和社会进步。”
在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主要纪念活动举办地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阿总统布特弗利卡呼吁制订《世界沙漠问题宪章》,以帮助实现到2015年贫困率减半等千年发展目标。
6月5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一位参加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的学生身着麻布衣,并用绿叶装饰全身。活动者的这些“环保装束”意在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举办中国摄影家作品展
新华网内罗毕6月5日电(记者梁涛 蔺智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署)5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环境署总部举办中国摄影家罗红摄影作品展,以纪念2006年世界环境日。
在摄影展开幕式上,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常驻联合国环境署代表郭崇立发表讲话说:中国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努力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建设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已取得成效。虽然仍面临很多挑战,但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有信心保护好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他说,罗红通过自己优秀的摄影艺术,在唤醒人们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难能可贵的贡献。
此次为期两周的摄影展主题为“地球——我们的家园”,分“天赐之美——自然风光”、“生命之美——动物与自然”、“生存之累——人与自然的斗争”及“美即和谐——天鹅”四部分。通过摄影家在中国西部和非洲大陆拍摄的140多幅照片,表现了野生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呼吁人们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新华社 2006年06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