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山”字牌,做活“山”文章,这是八步区在强区富民上的一个重要战略措施。近年来,该区大力发展林果业,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形成“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生财,以财补林”的生态循环特色县域经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2003年以来,八步区速丰林种植面积以每年10万亩的速度递增,至2005年底已超过30万亩,梅李水果种植面积也已达到了15万亩,有望在2008年以前完成建设“50万亩速丰林基地”,打造全广西最大速丰林基地,实现“全国林业大县(区)”和“全国李子之乡”的目标。“山”字牌的渐渐打响,让八步人在享受蓝天绿水、山川秀美的同时,也享受到了生态经济带来的丰厚回报,到目前为止,该区有林面积已达26.9万公顷,林业用地绿化率91.7%,森林覆盖率70.3%,活立木蓄积量1265.5万立方米,人均有林面积和人均活立木蓄积量均居广西前列,2005年实现林业总产值近4亿元,水果总产值达2.3亿多元。谋划“山”牌:富民产业迎来新春天
八步区经过充分论证、考察、讨论分析,制订了《八步区加快林果发展实施办法》,从前景分析、种植规划、优惠政策、发展目标等多个方面作了详细说明和规定。
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总指挥长,区人大主席和一名区委常委为执行、副执行指挥长的林果基地建设指挥部,从有关部门抽调了20多人组成技术服务、林地服务、招商引资等若干小组,专门为林果基地建设提供服务。每年,该区组织有关部门、各乡镇召开林果生产动员会、林果发展座谈会等会议,把区委区政府有关打“山”字牌的决定和文件精神广为宣传,同时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区委区政府把每年的林果发展任务落实到指挥部,再分解到各乡镇,乡镇再分解到村、组,分解到有关人员,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乡乡镇镇有任务,人人有责任。一时间,该区打“山”字牌的决策和工作部署渗透到了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林果业发展迎来了一轮新春天。项目建设:盘活富民产业一盘棋
八步区以规模化、基地化为发展方向,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借外力、借民力求发展。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到各地召开林果项目招商会、推介会,组织文字资料、图片、实物等形成,参加各地举办的展览会,发放林果投资推介材料、投资指南等,积极宣传、推介资源、政策等优势,引导客商前来投资林果业;还通过建立示范点的方法, 在信都西两村和仁义三联村分别投资建立了两个速丰林种植示范点,扶助外地客商在信都新兴村建立万亩速丰林种植示范点,对这些示范点进行精心管护,使他们成为速丰林种植的成功典范,让前来考察投资速丰林种植的客商大开眼界;该区重点针对客商有林地使用、林业产权等顾虑的实际,以加快产权改革为突破口,制定了《关于加强林果业发展的意见》,就林地开发及造林补贴、奖励、林木采伐、林材经营及税费减免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商、企业事业单位、个体户等以合资、独资、股份合作等形式兴办林果场,以最优惠的条件,让投资者进得来,留下来,发展起来。近几年来,已有40多家区内外企业、客商前来投资种植速丰林,实施的林果基地建设项目有60多个,涉及金额近5000万元,带动了本地一大批经济能人把资金投向速丰林种植,目前,该区速丰林发展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带动、外商投资为主、本地经济能人参与的发展格局。仅2005年,该区通过招商引资,共上造林项目43个,其中新建29个,共营造速丰林10.29万亩,扩种水果1.5万多亩,落实林地已签租合同面积还有近20万亩。产业链接:生态富民之路越走越宽阔
近年来,该区按照农业企业化的发展路子,着重发展林产工业和水果产品加工业,采取租赁土地、独资经营或农民土地入股、实行“基地+农户”和“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投资方式,改变过去林业以林农零星分散经营为主的模式,形成将林地使用权转让,以独资、合资、股份制形式集中林地,集约经营,以创办民营林场为主导的新型林业发展模式,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基地为依托,大力推进林、浆、纸板一体化工程建设,形成“以工促林、以林保工、林工一体、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路子。贺州市嘉和木业公司于2005年10月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4亿元,计划2008年竣工,投产后可形成24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及年产10万件(套)家俱的生产规模,成为八步区甚至全市典型的林业加工龙头企业。而随着嘉和木业、欣荣星林业、信和木业、红星纸业等林产工业项目的入驻,不仅有力带动了50万亩速丰林基地建设,该区林化工业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春天。打响“山”字牌,构筑了一道绿色屏障,保护了生态环境,农民通过出租山地收取分红,或直接进入基地、企业进行劳务输出,拓宽了增收的渠道。该区还结合大力发展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生态工程,带动发展草食动物,延长生态链。利用荒山坡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贺州西牛牧业公司为龙头,种植优质牧草,大力发展肉牛、山羊等草食动物;以穗深、巨东养殖公司为龙头,发展信都三黄鸡养殖。目前,全区有50头以上规模养猪户已近万户,年出栏生猪110万头,肉牛4万头,家禽100万羽,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形成了“草—牛—沼—鱼(果、草)”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延长了产业链条。今年一季度,该区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77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6元,增长17.6%。(黎威君 李岸群)
贺州日报 2006年0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