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森林“哨兵”



图为龙王山风光。胡忠於摄

见到刘光兵,是在国庆长假第一天。这位“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正在林地精心为树木修枝。我问他:“今天不休息?”他说:“我要在这里和朋友们欢度佳节呢!”
朋友们?我环顾四周,没见其他人。刘光兵见状哈哈笑了起来:“我最亲密的朋友,就是这片茂密的森林。几十年来我与它们朝夕相处,每天见到它们枝繁叶茂的样子,就打心眼里高兴!”
刘光兵是一个稳重、沉着又不失机灵的人。今年60岁出头的他双目炯炯有神,走在山路上风风火火。刘光兵告诉我,他原名刘光斌,安徽广德人,妻子是浙江安吉人。他结婚那年在安吉落户时,名字中的“斌”被误写成了“兵”。刘光兵当时想:也好,我是新安吉人,就是个“新兵”啊,很多事情都得从头学起。做了护林员之后,他觉得这个“兵”与自己更相称了:观察、巡逻、防护,就是当好一名森林“哨兵”。
1984年,刘光兵护林的第一岗,是在安吉的大王山。刚来到安吉的他,对满目所见都觉得新鲜,连绵不绝的绿水青山,让他在这个天然大氧吧里享受无穷的清新与舒心。这一干就是19年,刘光兵成为县里有名的“林业标兵”。
既然是“哨兵”,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2003年,刘光兵被抽调到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从“大王山”到“龙王山”,虽是一字之差,但山更高了,范围更大了,刘光兵觉得身上的责任也更重了。龙王山海拔超过1500米,刘光兵只身一人驻守在海拔1300多米的东关岗护林点。这里是直通保护区核心地带的咽喉要道,山高路险,20多里地没有一户人家,更没有一盏路灯。在一片寂寞孤独中,刘光兵这样激励自己:自己名字中有“兵”,荣誉是“标兵”,责任是“哨兵”,可不能当“逃兵”啊!
2004年3月,刘光兵在山上的“千亩田”发现了几位陌生人,在一片高山湿地处来来回回打转。刘光兵问:“你们在干什么?”对方却说了句答非所问的话:“这里的东西,你要保护好啊。”刘光兵一时摸不着头脑。后来他才知道,陌生人是来自杭州的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到“千亩田”是来考察珍稀动物“小鲵”。小鲵对环境和水的要求很高,而这里的小鲵更被命名为“安吉小鲵”,是我国的保护动物。刘光兵心中暗暗称奇,从此对这方土地更上心了。
“千亩田”还经常有野猪、梅花鹿和黄麂等动物出没。有动物们陪伴,刘光兵心里的孤单也少了几分。当然,他并不能与动物们过分亲近,只能从远处静静地观察。野猪们总是在雾气蒙蒙的时候出来觅食,它们三五结伴,“嗷嗷嗷”而来,“呼呼呼”而去。它们以各种植物的瓜果与根茎为食,常常把地面拱得乱七八糟,但刘光兵对它们只能保护,不能伤害。还有梅花鹿和黄麂,它们都很怕惊扰,听到一点声响就会被吓得逃开。因此,刘光兵上山时会选择合适的鞋子,踩在树叶和草丛上,不会发出大的声音。
龙王山除了野兽,鸟类也特别多。一些不遵纪守法的人在山上用哨声引来鸟儿,再将其捕捉。刘光兵与他们斗智斗勇,只要听到哨声,他马上就循声赶到现场,将被抓的鸟儿一只只放生。有人对刘光兵说:“这座山又不是你的,何必要管得那么宽?”刘光兵响亮回答:“我是护林哨兵,就有这个责任来管!”
龙王山上珍稀名贵树木众多,有人打着爬山徒步的幌子,为盗挖名贵树木“摸点”。而刘光兵一个人要看守整座山,总有照顾不及的地方。如何尽早发现盗挖现场?他为此动了不少脑筋。他在盗挖者上山的必经之处放置了一些标志物,如果发现这些杂草、树枝、竹竿被挪动了,或者蜘蛛网破碎了,就第一时间赶往附近可能发生盗挖的地方查看。有一次,一伙人盗挖了许多松树、高山杜鹃和树桩,被刘光兵当场发现。他严厉呵斥对方,要求他们把树木栽种到指定的林地。但对方见刘光兵孤身一人,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继续捆扎树木,准备肩扛下山。刘光兵急了,一时热血上涌,一下子揪住扛树的人,和他们争夺起来。正巧,一支十来人的登山队路过,发现盗挖者嚣张跋扈,大家齐心制止了这起盗挖行为。这件事给了刘光兵很大鼓舞。
刘光兵凭着坚定的意志,一次次战胜了盗挖者,但他也一度深感信息闭塞、势单力薄。没想到,如今一部小小的手机为他的工作打开了新天地。一旦发现盗挖者实施盗挖行为,刘光兵就用手机拍照,立刻发往林区管理部门,增援力量随后就到。对于屡教不改的盗挖者,他也有了保留证据、震慑对方的手段。
刘光兵把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奉献给了苍翠的山林。他说:“我守护着保护区,一点一点看着这里越变越好,山更绿了,水更清了。这一座宝山,就是我们留给后代的财富。”(汪群)
人民日报 2022-12-21

关键词 树木修枝  护林员  劳动模范  森林资源  森林保护  森林防火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