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腹角雉为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鸟中熊猫”之称,现全世界野外种群仅4000只,其中我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500只左右,在全球占有量最多。去年有人在三清山拍到黄腹角雉。近日,网上传出有摄影师再次在三清山拍到黄腹角雉。
网曝:黄腹角雉又现三清山
“又有人在三清山拍到了黄腹角雉,还是雌雄一对,真是难得。”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在我省三清山景区,有摄影爱好者拍摄到了黄腹角雉雌雄配对。
该微博发布后,引起众多网友关注。网友看到黄腹角雉的图片后,纷纷被其美丽的外表所吸引。还有网友称,多年前曾在家乡的森林中亲眼见到过黄腹角雉。
随后记者了解到,此次幸运拍摄到黄腹角雉的是摄影爱好者熊金。 据熊金介绍,此次拍摄到的雄性黄腹角雉的色彩比雌性更为鲜艳,全身布满淡黄色圆斑。最为惊奇的是这次拍摄到的黄腹角雉雌雄配对,形影不离,并且有长达五分钟的求偶炫耀行为,能够留下这些珍贵的瞬间十分难得。
数据:
我省黄腹角雉数量全球最多
据介绍,黄腹角雉之所以濒危,主要是由于栖息地破坏严重,产蛋量少。科研人员对黄腹角雉人工饲养繁育进行长期研究,由于在人工条件下黄腹角雉自然交配受精难度很大,科研人员最终通过人工授精技术,成功孵化出了黄腹角雉。去年, 在我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帮助黄腹角雉通过自然交配受精,成功进行了繁殖,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虽然此次摄影师在三清山拍摄到了黄腹角雉,但在我省,作为最珍贵的鸟类之一的黄腹角雉,主要聚集点是我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据了解,分布于我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700米至2000米范围内的黄腹角雉,种群密度最高区域达每平方公里21.7只,为全国第一。这是相关专家多年前对黄腹角雉的生态学与系统地理学长达5年连续跟踪研究得出的结果。据介绍,目前黄腹角雉全世界野外种群仅有4000只,我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500只左右,在全球占有量是最多的。
据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黄腹角雉采食嗜好具有季节性变化倾向,采食习性的地域适应性较强,因此武夷山地区正好适合黄腹角雉生存。 另据相关专家调查得知,武夷山保护区的黄腹角雉在取食植物多样化和遗传基因方面区别于井冈山及其以西地区的种群。由于该保护区内的黄腹角雉取食植物多样化,改变了过去在其他种群研究中认为黄腹角雉对植物交让木具有依赖性,说明武夷山保护区的植被原生性更强,该保护区内黄腹角雉生存环境也更接近原始状态。
专家:
生态环境日趋好转珍稀野生动物频现身我省
据了解,除了此次发现黄腹角雉外,近年来一些珍稀野生动物频繁现身我省,包括前不久现身我省浮梁县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及长江九江段的野生中华鲟等。
据我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局专家介绍,珍稀野生动物频频现身,说明我省生态环境日趋好转,食物链逐渐完整,而生态环境好转,无论是对大型动物或小型哺乳动物的栖身都是有利的。比如我省原来经常发现云豹,但后来一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云豹基本不见踪影。随着我省森林覆盖率不断上升,生态环境逐渐变好,许多珍稀野生动物重现身影。 另据了解,前不久,在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会议上,我省已经明确加大对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真正做到“公路上、市场上、餐桌上无野生动物”。
江西晨报 201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