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地球上,我国每年因干旱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 生态的恶性循环不仅加剧了荒漠化,还将人类赖以生存的全部食品、药物与工业原料供应推向岌岌可危的境况。而干旱荒山,作为全球难以攻克的地球“癌症”,正悄无声息的侵蚀着人类的健康和发展。
超旱生林木研究院努力实现生态的和谐共生
众所周知,生态环境是一个大的循环系统,科技生态修复也是对一个地域内大环境的系统恢复。为了让荒山恢复原有的风貌,天龙生态超旱生林木研究院从成立之初就以干旱荒山的生态系统修复为目标,努力实现植物、土壤、水、生物与微生物和谐共存的繁盛之景,现已在石厚土薄、干旱少雨、高寒低肥,自然条件恶劣的大青山南坡,成功实践了6万亩荒山绿化的现实成果。
为发挥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重要作用,天龙生态超旱生林木研究院深入研究干旱荒山区域的气候特征、土壤结构和植被习性,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等人迹罕至的干旱荒漠地区,成功采集沙冬青、四合木、霸王、蒙古扁桃、半日花、花棒、红砂等超旱生林木树种30 余种,为生态环境亟需改善区域的树种选取建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在生态循环建设的系统过程中,能够正确的选择适应本地生长的科学树种,这对生态修复本身而言就是一种创新。科学化生态治理的核心不是生态的随意改造,而是原始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此同时,超旱生林木研究院在成活率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提出攻克干旱荒山的生态修复解决方案。
整个科研团队遵循超旱生林木忍耐脱水、延迟脱水的植物特性和适地适树的生态修复原则,创新运用“荒山引种、定向组培、智能育苗、高效移栽”的培育技术,使其更具耐旱、耐寒、耐盐碱、耐贫瘠的生理特性,对“岩石裸露、降水稀缺、山势陡峭、立地条件差”的干旱荒山更具适应性。在降水量少于100mm,蒸发量高于3000mm,-40℃—-50℃的极端气候下,存活率达到95%以上,超旱生林木研究院科技不断创新的同时又促进了生态文明理念的一系列发展。
创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我们知道,生态这个大系统,人类作为其中的一员,更应该在社会生活与行为方面,尽可能顺应生态文明理念。超旱生林木研究院为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联合了包括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西北农业大学、新疆八一农学院、兰州荒漠冻土研究院等在内的生态研究机构,以及国内著名生态专家顾问二十余名,长期从事生态循环建设学术与实践探索方面的研究。
另一方面,生态循环建设也是一个是集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于一体的系统。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循环生态经济模式,超旱生林木研究院把科技型生态修复与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模式相结合,创新出以耐旱耐寒苗木培育、销售和城市绿化工程为赢利依托,生态反哺对荒山荒地、工矿废弃地、煤复垦的科技生态修复模式,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又打造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循环发展之路。
目前,超旱生林木研究院已具备每年5000 千克的超旱生林木种子和1000 万株超旱生苗木的推广能力。超旱生林木高于普通林木3 倍的存活率, 仅为传统绿化10%的维护成本;每亩每年10 吨的节水量,根、茎、叶极高的药用价值等优势,使得超旱生林木研究院不仅将其推广运用于干旱荒山的生态治理,更为工矿废弃地治理、道路边坡修复、市政绿化等生态领域提供“超旱生植被修复解决方案”,并已拥有良好的口碑和盈利能力。
因此,得益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模式,超旱生林木研究院致力于生态循环发展的目标才可实现,曾经的荒山恢复了原有风貌,消失多年的小动物又重回了山间。荒山绿了,生物多了,一系列的现实成果提醒我们,生态循环的绿色理念是可以一步步实现的。
未来,天龙生态超旱生林木研究院将致力于生态循环建设的事业中,为更多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最佳解决方案,努力实现更大区域的科技型生态修复目标,为全力打造可持续的生态循环良性发展尽职尽责!
网易传媒 201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