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lyqk005964
中文标题
中国国家公园体系构建策略回顾与探讨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州 510006,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州 510006,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州 510006,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州 510006
期刊名称
世界林业研究
年份
2017
卷号
30
期号
4
栏目编号
2
栏目名称
各国林业
中文摘要
作为国家对本国珍贵、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的一种保护地模式——国家公园,已被国际社会广泛采用和推广。目前,中国的国家公园建设也已步入正轨。文中基于前人研究,从明确建立主体、完善法律系统、创新管理体制、拓宽资金渠道、严定准入标准、规范规划体系、平衡保护与开发、维护社区利益和推动公众参与等9个层面回顾并探讨了构建中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相关策略,以期为后期我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提供综合信息参考。
英文标题
Review and Discussion on China's Strategies of National Park System Development
作者英文名
Xu Jin, Huang Jinling, Li Xilin and Ning Yan
单位英文名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 Urban Planning,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College of Architecture & Urban Planning,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College of Architecture & Urban Planning,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nd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 Urban Planning,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英文摘要
As a model for the efficient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national valuable and unique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national park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and promoted in the world. At present, China is entering the track of national park construction.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this paper reviewed and discussed the relevant strategies of China national park system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determining the established subject, improving the legal system, innovating management system, broadening the sources of funds, developing strict access standards, standardizing planning system, balancing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afeguarding the community interests and promot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tur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National Park System.
英文关键词
national park;nature protected area;system development;China
起始页码
58
截止页码
62
投稿时间
2016/12/23
分类号
S759.9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038.y
参考文献
[1] 高科. 公益性、制度化与科学管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的历史经验,2015[J]. 旅游学刊,2015, 30(5):3-5.
[2] 贾建中,邓武功,束晨阳. 中国国家公园制度建设途径研究[J]. 中国园林,2015, 31(2):8-14.
[3] 朱明,史春云. 国家公园管理研究综述及展望[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9):24-33.
[4] 李经龙,张小林,郑淑婧. 中国国家公园的旅游发展[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23(2):109-112.
[5] 孟宪民.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管理经验:兼谈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启示[J]. 世界林业研究, 2007, 20(1):75-79.
[6] 吴晓松. 关于建立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思考[J]. 林业经济,2014, 36(8):3-6.
[7] 唐芳林. 国家公园属性分析和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路径初探[J]. 林业建设,2014(3):1-8.
[8] 杨锐. 试论世界国家公园运动的发展趋势[J]. 中国园林,2003, 19(7):10-15.
[9] 郝志刚. 基于国家遗产区域理念的我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J]. 旅游学刊,2015, 30(5):10-11.
[10] 周年兴,黄震方. 国家公园运动的教训、趋势及其启示[J]. 山地学报,2006, 24(6):721-726.
[11] 郑易生. 坚持保护民族资源的基本使命:兼评中国不能照搬美国国家公园制度[J]. 中国园林,2006, 22(4):1-5.
[12] 陈洁,陈绍志,徐斌. 西班牙国家公园管理机制及其启示[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3(4):50-54.
[13] 陈耀华,潘梅林. 台湾地区国家公园永续经营研析[J]. 生态经济,2013(10):37-44.
[14] 张海霞,汪宇明. 可持续自然旅游发展的国家公园模式及其启示:以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和科里国家公园为例[J]. 经济地理,2010, 30(1):156-161.
[15] 刘红纯. 世界主要国家国家公园立法和管理启示[J]. 中国园林,2015, 31(11):73-77.
[16] 唐芳林. 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10.
[17] 朱春全. 关于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思考[J]. 生物多样性,2014, 22(4):418-421.
[18] 苏杨,王蕾.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相关概念、政策背景和技术难点[J]. 环境保护,2015, 43(14):17-23.
[19] 卢琦,赖政华,李向东. 世界国家公园的回顾与展望[J]. 世界林业研究,1995, 8(1):34-40.
[20] 周武忠,徐媛媛,周之澄.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模式[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4, 48(8):1205-1212.
[21] 费宝仓.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管理体制研究[J]. 经济经纬,2003(4):121-123.
[22] 庄优波. 德国国家公园体制若干特点研究[J]. 中国园林,2014(8):26-30.
[23] 杨桂华,牛红卫,蒙睿,等. 新西兰国家公园绿色管理经验及对云南的启迪[J]. 林业资源管理,2007(6):96-104.
[24] 郭穗民. 巴西伊瓜苏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特色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25] 张海霞,张旭亮. 自然遗产地国家公园模式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空间扩散[J]. 自然资源学报,2012, 27(4):705-712.
[26] 丰婷. 国家公国管理模式比较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7] 程绍文,徐菲菲,张捷. 中英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自然旅游规划管治模式比较:以中国九寨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英国New Forest(NF)国家公园为例[J]. 中国园林,2009, 25(7):43-48.
[28] 赵继敏,王洁. 新公共管理背景下国外国家公园管理改革的经验与启示[J]. 世界林业研究,2014, 27(5):44-49.
[29] 周永振. 美国国家公园公益性建设的启示[J]. 林业经济问题,2009, 29(3):260-264.
[30] 张倩,李文军. 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借鉴:以加拿大国家公园改革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06, 21(3):417-423.
[31] 王梦君,唐芳林,孙鸿雁,等. 国家公园的设置条件研究[J]. 林业建设,2014(2):1-6.
[32] 刘海龙,王依瑶.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规划与评价研究:以自然类型国家公园为例[J]. 中国园林,2013, 29(11):84-88.
[33] 刘亮亮. 中国国家公园评价体系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0.
[34] 罗金华. 中国国家公园设置及其标准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3.
[35] 严国泰,沈豪. 中国国家公园系列规划体系研究[J]. 中国园林,2015, 31(2):15-18.
[36] 郑敏,张家义. 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对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区管理体制建设的启示[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 13(1):37-40.
[37] 翟洪波. 建立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思考[J]. 林产工业,2014, 41(6):11-16.
[38] 程健. 国家公园规划建设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 2008.
[39] 唐芳林,王梦君. 国外经验对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启示[J]. 环境保护,2015, 43(14):45-50.
[40] 杨艳. 湿地国家公园的建立及其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6.
[41] 周珍,叶文,马有明. 基于供需视角的国家公园与生态旅游关系研究[J]. 旅游研究,2009, 1(1):58-61.
[42] 顾永顺. 国家地质公园产品开发与管理研究[D].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 2008.
[43] 宋劲忻. 国家公园解说系统规划探讨[J]. 林业调查规划,2010, 35(3):124-128.
[44] 金利霞,方立刚,范建红. 我国地质公园地质科技旅游开发研究: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科技旅游开发之借鉴[J]. 热带地理,2007, 27(1):66-70.
[45] 王雪伊. 美国国家公园科教模式在中国风景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12.
[46] 杨锐.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J]. 中国园林,2001, 17(1):62-64.
[47] 张一群,孙俊明,唐跃军,等. 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生态补偿调查研究[J]. 林业经济问题,2012, 32(4):301-307.
[48] 黄林沐,张阳志. 国家公园试点应解决的关键问题[J]. 旅游学刊,2015, 30(6):1-3.
[49] 张振威,杨锐.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规划的公众参与制度[J]. 中国园林,2015, 31(2):23-27.
PDF全文
浏览全文